不生病的10條鐵律!院士、名醫都贊同!想不生病,一定要看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困擾人們生活的重要原因是疾病,不過,通過遵守一些簡單有效的生活原則,我們可以遠離疾病的侵襲。本文將介紹10條鐵律,這些原則得到了院士、名醫的認可,希望能幫助您保持健康。
70歲後,3種疾病最易帶走老人!
1、心血管疾病
當進入老年階段,人們的血管功能會逐漸退化,血管硬化和斑塊形成也會變得更加嚴重。這些因素都會顯著增加老年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各類的癌癥
許多老年人都會得很多慢性疾病,這些疾病可能掩蓋腫瘤的臨床特征,導致癌癥的癥狀不典型,容易被忽略。另外,由於老年人身體基礎較弱、免疫力低下,在接受手術等治療時耐受性較差,並發癥發生的風險也更高。
3、呼吸系統疾病
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和慢阻肺等。在冬天尤其容易發生呼吸系統疾病。
院士、名醫總結的10條不生病秘方
1.不熬夜。晚上是皮膚最好的休息時間,晚睡會增加皮膚負擔,導致膚色暗淡、起痘等一系列皮膚問題。
2.合理飲食。復旦女博士於娟曾女士說,我們應該避免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比如嘗試各種奇特食物(如孔雀、海鷗、鯨魚、河豚、梅花鹿等),飲食不懂得節制,經常暴飲暴食,或者是吃肉太多。
3.不生氣,就不生病。90%的疾病與精神壓力有關,北中大教授、博士生導師郝萬山老師50年從醫經驗的總結得出,只要我們能夠控制好情緒,就能夠預防疾病、減少重大疾病的發生,並且延緩衰老過程。
4. 積極運動。據前中央保健局局長王敏清指出,我們應該盡量避免長時間坐著、站著或步行。適當運動對於保持身體機能的活躍至關重要。
5. 心情愉快。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何裕民指出:在城市裏從事財務、會計、審計、人事、統計等職業的女性以及中小學老師更容易患上癌癥。這些職業要求嚴謹細致,不能容忍錯誤。這種緊繃的神經狀態和內分泌紊亂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包括癌癥的發生。
6. 保持情緒穩定。研究發現,過度悲傷可能會對心臟造成傷害,導致類似心臟病發作的癥狀。
7. 不要長期精神壓迫自己。現代醫學發現,容易得癌癥的人很多時候都有長期的焦慮、沮喪、苦悶、恐懼、精神壓抑和悲哀等不良情緒情況。
8. 不要過度透支自己。當人生活在緊張之中,這些過度拼命的人就會透支自己的身體,這種狀態會導致內分泌和植物神經系統的紊亂,進而影響身體的健康。
9. 別太過操心。一些中老年人往往對自己的事情不甚在意,卻總是為子女操心。這種過度關註常常會導致緊張和焦慮情緒,並對胃腸道造成不良影響。
10. 避免孤獨。孤獨無助的老年人更容易患上憂郁癥、老年癡呆癥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與他人之間和諧互助的交流對於保持良好心態和維護心血管功能非常重要。
知識延伸:人類理論上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