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從入門到放棄:為什麼電腦只能裝一顆CPU?

博主:NostalgiaNostalgia 10-04 67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CPU是我們電腦的核心,電腦中其他硬件都是圍繞CPU工作的,CPU的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整機的性能,既然CPU這麼重要,為什麼沒有主板設置兩個插槽,讓用戶可以安裝兩顆CPU,讓性能大幅提升呢?DIY從入門到放棄:為什麼電腦只能裝一顆CPU?

  其實這個說法是不嚴謹的,因為在服務器中有主板是有兩個CPU插槽的,被稱為“雙路平臺”,通常用於需要更高計算能力的應用,如數據中心、虛擬化環境、高性能計算和大規模數據庫等。DIY從入門到放棄:為什麼電腦只能裝一顆CPU?

  另外,早期的主板也出現過有兩個CPU插槽的產品,甚至有同時提供AMD和英特爾CPU共同運行的情況,只不過早已淡出市場,已經被淘汰了。

  於是我們的問題就變成了,為什麼目前消費市場上的主板都只支持一顆CPU了呢?答案是成本限制。DIY從入門到放棄:為什麼電腦只能裝一顆CPU?

  在主板上設置多個CPU插槽需要重新布線,內存、顯卡等的位置就全都需要調整,同時還需要增加兩顆CPU之間的協調工作,會增加系統的復雜性,帶來額外的成本,而兩顆CPU和單顆相比提升的性能又非常有限,所以消費級沒有再設計雙路主板了。

  與此同時,CPU的性能發展非常快,單顆CPU的性能已經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使用需求了,大多數用戶並沒有用兩顆CPU的需求,所以雙路主板在市場上也沒有需求。DIY從入門到放棄:為什麼電腦只能裝一顆CPU?

  另外,CPU的多核心和超線程技術也已經普及,單顆CPU也能很好地應對多任務場景,而且在主頻和核心提升上來之後有更多的性能可以做好資源的調配,也相當於是多任務的完美解決方案了。

  其實專業級電腦(服務器)和消費級電腦(臺式機/筆記本)是針對使用場景已經特化完成的產物,專業級的電腦針對的場景更加特殊,對超多核心的計算有更高的要求,所以雙路平臺有很大的市場;而消費級的電腦對硬件均衡性的要求更高,所以單路平臺才是絕對主流。

分享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