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盡想著囤藥,養正氣增強體質,方才可在“陽”時少受罪

博主:NostalgiaNostalgia 10-06 197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遲早要陽?”面對新冠疫情的焦慮,我們除了要提高防範意識,還需要增強自身免疫力,只有自身免疫力提高,人體才有能力去抵抗病毒侵襲。

  最近,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接受媒體采訪稱,除了服藥,在應對新冠上,“養正氣”是必不可少的。中醫上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增強人體免疫力才是根本。想要“養正氣”,最重要的是保證合理膳食、加強運動鍛煉、堅持規律作息等!

  特別是減肥人群, “戰疫”期間,有人想減肥了!請止住!官方規勸來了:疫情期間,不要節食,尤其是不要減重。專家提示:單純減重會減掉肌肉,肌肉含量減少人的基礎代謝率就會下降,免疫力也會下降,一旦感染存活率就會下降。

  醫食參考建議大家,不要過度節食,也不要大吃大喝,保持適宜體重,平衡膳食最重要。

  食物要多樣,四類不能少

  根據合理膳食的總體原則,我們的食物要多樣,每天攝入的食物至少應涵蓋以下四大類:谷薯類、蔬菜水果類、魚禽肉蛋類、奶及大豆類,品種至少達到12種,可以按谷薯類3種、新鮮蔬菜水果4種、魚禽蛋瘦肉3種、奶大豆堅果類2種來分配。

  特別提醒,同一類別的食物要經常更換品種,比如蔬菜裏面菠菜、西紅柿、胡蘿蔔、包菜等換著吃,每周不少於25種。

  不要盡想著囤藥,養正氣增強體質,方才可在“陽”時少受罪

  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多吃蔬菜和水果,每天一斤菜半斤果。果汁不能替代新鮮水果;多吃奶類、大豆及其制品,適量吃堅果。每天300克奶,大豆25克,堅果一小把;適量吃魚、禽、蛋、瘦肉,每天可以吃1個雞蛋,40-75克魚蝦等水產品、40-75克禽畜肉。每周攝入1-2次動物肝臟;此外,註意足量飲水,每人每天1500-1700毫升,首選白開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可以喝淡茶水,菜湯、魚湯、雞湯、菌湯等也是不錯選擇。

  減肥不如祛濕

  祛濕,是祛除體內的濕氣。大多數人都缺乏運動,脾也變得倦怠,水濕堆積在體內,就成了內濕。中醫認為肺生痰,脾生濕,所以治療原則上,也是宣肺祛痰,健脾祛濕。

  對於健康的人來說,脾虛了,大量濕氣會在體內堆積。舌苔厚膩、口苦口臭、昏昏欲睡、身體沈重、食欲不佳、精神不振……這些都是濕氣的典型表現。在女性身上,還會出現面色暗黃、面部出油長痘、月經不調、痛經等癥狀。

  濕氣重還會導致腰腹部贅肉堆積、“小肚子”減不掉。脾虛濕困時,應健脾去濕,把多余的水分排出體外(利尿)或者減少、清除引起身體免疫反應的物質,動則生陽,所以運動也能祛濕。

  另外也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鯽魚、胡蘿蔔、蘋果、淮山藥、蓮子、芡實、豬肚、鴨子等;祛濕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萵筍、扁豆、冬瓜等,潮濕往往與“寒”一起來,要註意保暖,不要受涼,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

  不要盡想著囤藥,養正氣增強體質,方才可在“陽”時少受罪

  壓力山大人群適當加點料

  特別叮囑疫情期間壓力太大的人群,可適當增加魚禽肉蛋、奶、大豆等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多吃深綠色、橙黃色、紫紅色等深色蔬菜水果,保證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果食欲不好,可將食物做得更軟爛,比如雞蛋做成雞蛋羹、瘦肉做成肉末等。不要盡想著囤藥,養正氣增強體質,方才可在“陽”時少受罪

  一日三餐這樣搭配

  每一餐都應有主食和副食,主食做到粗細搭配,副食應兼有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並註意幹稀搭配。

  飲食宜清淡、少油少鹽,少吃油炸、辛辣食品;早餐要營養,至少應包括4-5種食物;午餐要豐富,至少應包括5-6種食物;晚餐要易消化,至少應包括4-5種食物;加餐宜安排在早餐和午餐之間或是午餐到晚餐之間。加餐與正餐應相距至少1.5-2個小時,不要影響正餐食欲,優選新鮮水果類、奶類和原味堅果類、全谷物食物。

  本文合作作者:參考君

  整合來源:環球網、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