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俄美都發現烏克蘭的“不對勁”,中國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澤連斯基的精神好像不太正常了。
拜登閃現烏克蘭簽署留言簿,他雙手半握拳,像個小孩一般規規矩矩的站在旁邊,在自己的地位卻允許拜登坐自己站,是他不敢不“跪舔”美國。
萬一“主子”一不高興,自己可就沒有武器在普京面前耀武揚威了。
自己看人顏色過日子,忍忍就算了,可澤連斯基非要逞能,巴以衝突爆發之後,甚至想要向以色列出兵。
兩個都是美國豢養著的寵物,手心手背都是肉的美國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在這暗流湧動之下,中國擔心的又是什麼?
10月7日淩晨,巴勒斯坦武裝力量哈馬斯突然向包括以色列重鎮特拉維夫在內的多個城市發起了進攻,數千枚導彈密集地砸向以色列境內。
以色列號稱“中東小霸王”,不僅僅是因為國力比周邊國家強大,而且還是因為其有著出色的軍工國防力量,其中就包括曾經在世界軍界中頗有名氣的“鐵穹”火箭防空系統。
不過這一次的以色列雖然有所反應,但是卻依然沒有能夠對巴勒斯坦的短程導彈進行過多有效防禦。
時至今日,這場突然發生的戰爭已經造成了雙方近萬人的傷亡。那麼,巴勒斯坦為什麼會突然對以色列發動襲擊呢?其實,這已經不是兩國第一次發生戰爭,而是已經有了數千年的糾葛。
在猶太人的教義中,耶路撒冷被他們稱呼做“聖殿山”,傳說這裏是上帝用泥土造就亞當的地方,所以也是他們宗教信仰中的“聖地”。而在伊斯蘭教中,這裏同樣也是他們的第三大聖地,所以這裏對於兩個宗教的人們來說,都是十分神聖的地點。
根據《聖經》中《舊約》的記載,是上帝讓亞拉伯罕離開家鄉,到達今天巴勒斯坦地區的迦南,並且在這裏開啟了新的生活,並且成為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祖先。
亞拉伯罕的後代被人賣到了埃及當奴隸,並且在那裏繁衍出了第一代以色列人。
以色列人經歷了數百年的繁衍之後,在摩西的帶領下到了現在的巴勒斯坦地區,在這裏用以色列的名字建立了王國。
當時的以色列人還是比較勤勞的,同時也因為長時間被奴役所以學會了揣摩人心理的本領,通過貿易積攢下大量的財富,也讓以色列國成為了當時比較富裕的國家。
但是經濟不代表國力,羅馬統治者曾經用戰爭手段征服了這裏,並且屠殺了150多萬猶太人,剩下的猶太人被羅馬人驅逐,開始了在歐洲各地流浪的生活,而這裏也被羅馬人命名為“巴勒斯坦”。
“巴基斯坦”的原意是“腓力斯丁人的土地”,而腓力斯丁人則是在以色列人之前就已經在這裏生活,是猶太人通過欺騙、買賣以及戰爭等手段得到了這裏,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猶太人也不是這裏最初的主人。
經歷了數百年的歷史變遷之後,阿拉伯人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的新主人,當時的巴勒斯坦包含現在的以色列、約旦以及約旦河西岸的範圍土地,他們在這裏生活、繁衍了一代又一代。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在二戰中幸免於難的猶太人大多成為了資本主義國家中的資本寡頭,又利用在二戰中所受到的“欺辱”,通過各方勢力在聯合國中的努力,讓猶太人能夠在巴勒斯坦旁邊的一個角落地區得以建立以色列國。
可這樣的決定無疑是從已經在這裏生活一千多年的阿拉伯人身上剜肉。
盡管當時阿拉伯國家紛紛表示反對,但是弱國無外交,中東國家的呼聲被聯合國列強所忽視。
迫不得已之下,中東的阿拉伯國家聯合起來向以色列發動了戰爭。然而以色列因為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支持,從武器裝備到戰略戰術都要高於阿拉伯國家,所以以色列“理所應當”地戰勝了中東國家,又“順理成章”地占領了約旦河以及加沙大面積土地。
從那之後,以色列和眾多中東國家先後進行過5次大規模的戰爭,以色列因為有美國等列強的支持,反倒是因為戰爭不斷擴張其領土的範圍,其中奪取最多的就是巴勒斯坦的土地,數百萬的巴勒斯坦百姓成為了無家可歸的流民,甚至還曾經出現過以色列對數千名難民進行大屠殺的貝魯特大屠殺慘案。
所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甚至整個中東國家之間的衝突,不僅僅是地緣上的利益衝突,還有種族、宗教以及歷史上的深仇大恨。
就在2021年5月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剛剛簽訂和談協議,距離現在才剛剛過去一年多時間,為什麼突然之間巴勒斯坦會使用數千枚火箭彈對以色列進行襲擊呢?
有消息說是有以色列人在清真寺進行挑釁,是對他們的信仰進行侮辱,也有人說是以色列軍人在約旦河西岸的地區對巴勒斯坦百姓進行屠殺,但總體來說都是為了“報復”以色列。
不過,西方國家對於巴勒斯坦突然襲擊的原因並不是很感興趣,而是對哈馬斯武裝為什麼會有這樣雄厚的武裝力量而吃驚。
要知道,哈馬斯並不是國家的正規部隊,準確來說應該是巴勒斯坦人所組成的一個具有宗教性和政治性,並且通過自有力量組建的武裝力量,也就是說哈馬斯其實是沒有巴勒斯坦國家支持的。
那麼,這樣一支民間性質的武裝組織,又是憑借什麼資源能夠支撐每天發射數千枚火箭彈的能力呢?又是通過什麼渠道獲得這些武器的呢?
其實,在幾個月之前,美國和法國的一些媒體就已經指出:烏克蘭的政府中存在著大量的貪汙腐敗,以及倒賣西方援助軍火的情況。
今年6月,一名波蘭博主就在自媒體上發布了一則視頻資料,其中不僅出現了大量的美制反坦克導彈,而且還有清晰的對話。
在對話中“賣主”烏克蘭士兵聲稱美制“標槍”和英制“NLAW”導彈不僅零售,而且還能夠享受批發折扣的待遇。這名士兵還大言不慚地表示“要多少就有多少”。
雖然有很多人並不相信這個視頻的真實度,但是根據美國哥倫比亞電視臺的報道稱,美國以及西方國家援助給烏克蘭用來和俄羅斯進行對抗的武器,能夠真正到達俄烏前線的少之又少,只有大概30%左右,其余的物資基本上都已經被烏克蘭進行轉賣。
雖然當時烏克蘭並沒有站出來進行評價,但是緊接著法國方面的媒體便發出了和波蘭博主一樣的消息,這些消失的援助軍火已經出現在中東、非洲以及一些歐洲國家的黑市交易中。
其實在2022年時,作為美國媒體主流的《國會山報》就已經發表過相關文章,在文中指出了澤連斯基對於政府中的腐敗已經到了束手無策的地步,而且這些武器將會外流到美國的敵人手中,或許在不久就會成為打擊美國的武器。
如今看起來,當初的那些猜測似乎都已經成為事實。如果沒有大量的儲備力量,是很難做到連續多天保持數千枚火箭彈持續攻擊的,而現在也沒有任何數據能夠表明哈馬斯是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或是生產的,那麼從非正規渠道的黑市上購買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而當今世界上能夠提供數萬枚火箭彈的國家屈指可數。
對於各國的“指控”,烏克蘭方面也做出了回應,強調是俄國在戰場上繳獲之後轉賣給哈馬斯武裝,與烏克蘭並沒有關系,其實都是俄國在“栽贓陷害”。
烏克蘭方面還表示,俄國現在的情況是最有動機讓戰火在中東地區燃起的國家,因為美國作為以色列的盟友,一定會抽出精力去援助以色列,那樣對於烏克蘭的援助就會減少。這是對俄國現在的戰場情況極其有利的。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澤連斯基不僅很快就表明了自己是支持以色列的立場,而且還宣布準備訪衛以色列,並且呼籲各國領導人訪問以色列,用來表示對以色列的支持。
不過,有著猶太人血統、喜劇演員出身的澤連斯基,他所說的這番話似乎並沒有什麼說明力,大家並沒有因為他的解釋和表態而改變看法,反倒有更多的人認為他這不過是在和以色列向美國“爭寵”,生怕美國把支援烏克蘭的武器和物資轉移到以色列,從而讓烏克蘭成為“棄子”,所以才會做出一系列讓人覺得“不對勁”的行為。
本月12日,外交部長、中央政治局委員王毅,在與金磚國家成員國巴西總統的首席顧問通話時,對目前巴以衝突的形勢進行了溝通。
在溝通中,巴西作為本月的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對於巴以之間的未來衝突表示擔憂,並且呼籲雙方盡快進行和談準備,不要再讓戰火對百姓進行傷害。
王毅表示,中國雖然始終堅持不幹涉他國內政,但是卻對兩國因為戰爭導致大量平民受傷乃至死亡的情況表示擔憂,希望兩個國家能夠迅速降溫,最終讓兩個國家能夠重新回到談判桌上,百姓也能夠獲得穩定的生活。
其實,我國所擔心的並不僅僅只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個國家的和平和百姓的安寧,而是全世界的安寧和安全。
正如澤連斯基所擔心的那樣,以色列現在所面臨的不只是巴勒斯坦,周圍的敘利亞、埃及等國家也紛紛摩拳擦掌準備下場,就連一直支持巴勒斯坦的伊朗也直接對以色列發出警告。可以說,現在的以色列是在和整個中東國家在對抗。
美國不會讓中東地區的盟國以色列繼續挑起眾怒,所以才會接連幾次通過電話與以色列進行溝通之後先讓以色列道歉,穩住其他國家之後專心對抗巴勒斯坦。同時美國也把福特號核動力航空母艦聯通艦隊群開到了以色列家門口表示對以色列的支持。
根據最新的消息顯示,在烏克蘭前線的美國和北約國家那些所謂的“軍事教練”,已經從烏克蘭撤退,按照美國的指示向以色列開始轉移。
如果當真是這樣,那麼就意味著美國並非是其聲稱的那樣能夠在兩到三個戰線同時開戰,或者對兩三個盟友提供支持,現在的情況是要放棄烏克蘭轉而去保護以色列。
王毅部長表示,巴以之間的衝突問題不只是兩個國家的邊境和種族問題,而是中東和猶太人在建國問題上的衝突,為今之計是先解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兩國邊境問題,並且以這個問題為基礎建立和平相處的基本方針,繼而讓中東國家的阿拉伯人和以色列的猶太人和平共處。
如果當初美國和那些西方列強國家能夠放棄染指中東的野心,公平公正地安置猶太人,那麼也就不會有那麼多次的中東戰爭,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無辜百姓犧牲。當然,這個前提是要犧牲美國和西方國家在中東地區所竊取的那些利益。
或許可以直接說明,當今世界的亂局,主要是因為美國的霸權主義,以及北約和西方國家依然抱有的冷戰對抗思想在作祟。
如果依然不能還給巴勒斯坦人們公道、不能給以色列百姓創造和平的機會,那麼世界各地處於不平等和壓迫中的國家就會相繼發生摩擦,美國就會一直疲於到處為其所謂的“盟友”而奔跑。
不久前是因為北約東擴而發生的俄烏衝突,現在是因為美國和聯合國造成的歷史遺留問題而發生的巴以衝突,也許不久之後就是朝鮮和韓國再次爆發半島戰爭,甚至是北約的盟友們和美國撕裂、衝突以至於將美國“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