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確診癌癥後痛哭:放縱幾年,代價太大了!牢記18個防癌小細節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小明是一位28歲的上班族,他過著忙碌的生活,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飯”。而且作為一位典型的“肉食主義者”,他的飲食結構及習慣都存在著問題。他經常只吃肉、不吃蔬菜水果,尤其熱愛炸雞、燒烤、火鍋。
過了幾年這種放縱的生活,小明的身形胖了一圈又一圈。與此同時,他還開始感到腹部不適,並且出現了排便習慣的改變,有時便秘、有時腹瀉、有時甚至便血。
小明對此感到困惑和擔憂,於是決定去醫院檢查。在詳細的檢查診斷後,醫生發現小明的結腸內有異常腫塊,進一步的檢查化驗確認為結腸癌的病竈。
醫生介紹,小明的結腸癌可能與其長時間的不良飲食習慣以及過度肥胖有關。提醒人們日常應註意飲食節律及營養均衡,避免超重、肥胖等問題增加各種疾病的發生風險。
這4種疾病同樣和肥胖密切相關!
那麼,除了癌癥腫瘤,超重、肥胖還可能增加哪些疾病的風險呢?
1.脂肪肝:很多肥胖者都容易患上脂肪肝,顧名思義,脂肪肝的致病原因往往與人體內的脂肪含量過多有密切關聯。
2.抑郁癥:如果一個人體內的脂肪含量過多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導致抑郁癥風險上升。特別是對於一些女性來說,如果自身較為肥胖,那麼患上抑郁癥的幾率要比正常人高出三倍。
3.心腦血管病:超重、肥胖可導致人體脂肪過度堆積,增加心臟的負擔,進而讓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等心血管病變的發生風險上升。
4.骨關節痛:由於過大的自身體重負荷,肥胖人群的關節往往承受更大的壓力,更容易出現關節磨損、疼痛等問題。
不想患癌,平日留意這18個防癌小細節
不僅像前文提到的,結腸癌可能與長期不良飲食習慣、過度肥胖等因素有關,臨床各種癌癥疾病的發生,或多或少也會跟各種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對此,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潘主任提醒,人們平日應註意以下的防癌細節:戒煙:徹底戒煙或避免二手煙的接觸。不喝或盡量少飲酒:控制飲酒量,能不飲酒就不飲酒。控制體重:保持正常體重的範圍,避免超重或肥胖。堅持運動: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鍛煉,避免久坐久站。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註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註意勞逸結合。避免職業性暴露:采取必要的職業暴露保護,減少呆在致癌環境的時間。避免過度日曬:適度曬太陽,避免過度曝曬。均衡飲食:多樣化的蔬菜水果,避免高鹽、高脂食物。適量攝入肉類:選擇白肉,限制紅肉和加工肉品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