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博主:EmotionalEmotional 10-25 160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97年6月16日,此時距離香港回歸僅有兩周時間,港澳事務辦卻突然接到了來自中央的急電。原來我軍發現在香港交接防務時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為了避免一切意外的發生,中央決定安排509名軍人提前進入香港布防。

  這509名軍人均荷槍實彈,此舉引發了英國政府的不滿,雙方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談判和角力,最終耗時5天5夜才達成共識。香港交接過程中究竟出現了哪些問題?我國又是如何以強硬的態度從英國人手中收回香港的呢?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1982年9月,有著“鐵娘子”之稱的英國撒切爾夫人正式開啟了訪華之旅。彼時的英國可謂是風頭正盛,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望,這一點讓撒切爾夫人對接下來的談判充滿了信心。

  用“來者不善”這個詞形容撒切夫人毫不為過,她主動訪華就是為了在香港問題上向中國施壓,好為英國爭取最大程度的利益。可她沒有預料到的是,她將要面對的是怎樣一個強硬的對手。

  9月24日上午8時,裝扮優雅的撒切爾夫人走入了人民大會堂,鄧穎超在其中的新疆廳先行接待了她。兩人的談話十分融洽,就像一對久別重逢的老朋友,言語間絲毫沒有咄咄逼人的意思。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可等到鄧公出現的時候,在場所有人都感覺周圍的氣溫下降了幾度。鄧公笑著走上前來,主動和撒切爾夫人握手,隨後雙方正式開啟了這次會談。

  鄧公臉上的笑意給了撒切爾夫人一些錯覺,她上來就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勢,聲明英國對香港的絕對領導權。鄧公對此卻是毫不買賬,直言中國一定會收回對香港的所有主權,香港必須回歸,也一定會回歸。

  撒切爾夫人聽到這句話,臉上頓時就有些掛不住了。其實早在她訪華之前,英國在香港的總督麥理浩就私下會見了鄧公。很顯然麥理浩也沒討到任何便宜,因為他僅在北京待了短短2天便返回香港,並且沒有向外界透露任何談話內容。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如今看來,麥理浩的行為更像是在為撒切爾訪華鋪路,又或是在為撒切爾後來開啟香港的談判增添更多籌碼。但無論他們的出發點如何,他們的結果都早已註定,涉及到國家領土主權的問題,中國永遠不會向任何國家妥協。

  這並不是鄧公一個人的意思,同時也是全體中國人的夙願。新中國的成立宣告我們已經徹底擺脫了那段屈辱的歷史,任何人都無法阻止中國將香港完整收回。

  聽了鄧公的話,撒切爾夫人依然沒有打算放棄,她依然打算再為英國爭取些什麼。但接下來鄧公用極其強硬的態度,直接斷絕了英國人的所有“非分之想”。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如果在接下來的15年過渡期當中,香港出現任何重大問題的話,中國政府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提前收回香港。”

  鄧公的言外之意是,香港能和平收回最好,如果雙方鬧得太僵的話,中國將動用非和平手段直接收回香港。撒切爾夫人本以為中國會忌憚英國的實力,卻不料踢到了一塊鐵板。

  更戲劇性的一幕是,撒切爾夫人在離開人民大會堂的時候,還在臺階上摔了一跤,這件事也成了她一生的恥辱和遺憾。

  對於撒切爾夫人來說,她無法舍棄英國人在香港的利益,但他切切實實在與鄧公的交手中敗得一塌塗地。“這個人冷酷到了極致,而且毫無情面可言”,從這句話不難看出,撒切爾夫人的這次中國之行讓她丟盡了顏面。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鄧公同撒切爾夫人的談判結束後,香港按時回歸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可是就在香港回歸儀式開始前半個月,中央突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並由此展開了和英國人的第二次正面交鋒。

  撒切爾夫人鎩羽而歸後,英國人依然不死心,不僅在國際上籠絡其它國家一同對中國施壓,還不斷采取各種手段試圖隔絕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聯系。在英國人看來,香港能有如今的繁榮,一切都歸功於英國的治理。一旦脫離英國,香港的經濟會直接倒退20年。

  中國自然不會搭理英國這番危言聳聽,堅決要求收回香港,這讓英國人漸漸感到有些無計可施。進入1997年之後,中英之間的一切談判都圍繞香港主權問題展開,英國在此期間充分展現了他們“無賴”的態度。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無論雙方討論什麼問題,英方總是會先對我國的方案表示同意,然後再提出他們的方案,要求按照他們的方案去執行。盡管他們的方案也有利於香港的發展,但大多損害到了中國的主權,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在香港駐軍的問題。

  早在我國提出“一國兩制”思想的時候,就強調了外交以及軍事必須由國家統一管控,而且必須由國家派遣部隊在香港駐軍。英國對此表示強烈反對,並且大肆宣傳“香港人民害怕大陸的軍隊”這樣的言論。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為了消除這種負面影響,鄧公親自主持召開了一次記者會,並且表達了堅決要在香港駐軍的態度。最終在鄧公的強硬表態下,英國才答應在7月1日這天撤出軍隊,然後由中國軍隊接管香港的防務。

  從表面上看,英國人已經作出了讓步,但這一做法細細分析起來卻充滿了危機。因為香港的部隊駐地十分分散,到最遠的駐地有著將近3個小時的車程。

  如果在英國軍隊離開後,中國軍隊再入駐的話,香港的防務起碼會存在3個小時的真空期,誰也無法預料這3個小時內會發生什麼。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正是敏銳察覺到了這一點,中央才決定提前派部隊進駐香港,但遭到了英國的拒絕。中國並不想與英國徹底撕破臉,但更不能讓香港陷入危機,究竟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新一輪的交鋒即將展開。

  1997年6月16日中午,中英聯絡小組代表陳佐洱接到了外交部打來的電話。他從1994年起便擔任這一職務,期間多次和英國人交涉,為香港的順利回歸立下了汗馬功勞。

  每一天他都覺得十分緊張,但隨著香港回歸的日子越來越近,他反倒平靜下來,期待著最後時刻的到來。可外交部突然的一通電話,徹底打亂了他平靜的思緒。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陳佐洱同誌,你好,現在有個重要任務要交給你,你立刻帶領聯絡小組同英國談判駐港部隊提前進入香港的問題,北京這邊派出的專家晚上就到,一切人手都交由你調配使用。”

  這番話讓陳佐洱頓時緊張起來,隨著交談的深入,他也意識到了香港回歸之時可能出現防務真空的問題。屆時中英兩國高層以及各國政要都匯集於此,一旦防務出現空虛,後果不堪設想。

  掛斷電話後,陳佐洱立刻著手準備起來。以他和英國人多次“交手”的經驗來看,英國人絕不會輕易妥協,這次談判一定會是一場“硬仗”。

  果不其然,談判剛一開始,英方代表就表達了強烈反對。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按照約定,在7月1日之前,香港都是英國的領地,你們中國的軍隊怎能帶著武器進入香港,這絕對不可能。”

  英國這些人本就對歸還香港一事不太滿意,如今更不會在駐軍問題上讓步,他們必須讓英國軍隊體面離開香港,好維護大英帝國最後的榮耀。

  陳佐洱看到英國人的態度後,頓時心涼了半截。當時距離香港正式回歸還有不到2周時間,他必須盡快爭取讓英國人松口,好給駐港部隊爭取充足的準備時間。

  當天晚上,陳佐洱在辦公室見到了從北京來的談判專家,大家在一起交換了意見,同時商討出了下一步的談判方案。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專家還給陳佐洱帶來了中央的指示,務必在一周時間內談好部隊提前入駐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談判尺度可以由他自由把控。

  陳佐洱感受到了中央的信任,同時也深感責任沈重。這一夜註定無眠,陳佐洱在腦海中不斷思考對策,等到天明他已經做好了迎接對手的準備。

  等到第二天進入會議室的時候,陳佐洱發現英方派出的代表也是個老熟人——包雅倫。包雅倫一直以來同樣全權負責中英之間的各種談判,對陳佐洱有著深刻的了解,這讓談判更加容易展開,但同時也更難施展一些手段。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盡管陳佐洱和包雅倫私交不錯,但這次雙方代表的是國家的利益,講不得任何情分。雙方代表坐定之後,陳佐洱就向英方詳細闡述了我國的駐軍方案,包括第一批入港的部隊人數,入港路線以及攜帶的武器裝備等。

  根據中央的指示,陳佐洱和幾位談判專家制定了第一套方案,派遣1070人的先頭部隊提前6小時入駐香港的6個軍營。

  很明顯英方代表無法接受這個條件,包雅倫和一眾談判人員討論了很長時間,表達了明確的拒絕。他們認為中方派出的部隊人數太多,而且攜帶的裝甲車等裝備也讓英方無法接受。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為了逼中國讓步,包雅倫反復強調所謂的“防務真空”問題根本不存在,英國有能力保證香港的安全。很明顯英國人要的就是兩個字“體面”,他們絕對不想在撤退之前丟了面子。

  對此陳佐洱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因為部隊乘坐裝甲車入港就是他埋下的一個“陷阱”,目的就是讓英方代表主動跳進去,從而掌握談判的主動權。

  隨後陳佐洱以退為進,主動提出取消裝甲車進港,並提出了交換條件。但包雅倫沒有立即答應,接下來的3天時間裏,談判始終沒有太大進展,雙方都不願作出更大程度的讓步。

  到了第4天的時候,陳佐洱意識到不能再這樣和英國人打“太極”了,必須改變談判策略,讓英國人意識到他們也有求於中國。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在接下來的談判中,陳佐洱一改往日溫和的態度,直言道:“既然英方不同意中方軍隊提前入港,那麼等到7月1日零點之後,英方又如何確保能夠體面的離開呢?”

  這番話說得十分直白,包雅倫和幾位代表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他們一直以來堅持的出發點都是維護英國的尊嚴,卻忽略了對手的尊重才是最大的體面。如果他們執意不願作出任何讓步的話,中國很可能讓他們在離開的時候下不來臺。

  最終這次談判在一種極其不愉快的氛圍中畫上了句號,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英方代表離開的背影顯得有些落寞。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代表包雅倫主動留了下來,要求和陳佐洱單獨進行對話。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當包雅倫詢問中方還能做出哪些讓步的時候,陳佐洱知道魚兒終於上鉤了,他假裝為難的考慮了一番,然後給出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只要英方給出足夠的尊重和誠意,中方可以在部隊人數上作出讓步。”

  包雅倫聽後點了點頭,雙方都明白這場談判該有個結果了。在第二天的談判桌上,雙方迅速就中方駐軍問題達成了一致,英國妥協了駐地的問題,中國也在人數上作出了讓步。

  最終陳佐洱在中央給出的500人基礎上增加了9人,並為這509人的先頭部隊爭取到了2小時提前進駐的時間,包雅倫也代表英國接過了這份布防方案。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很多人以為這2小時可能無關緊要,但這意味著從7月1日零時起,香港便正式處於中國軍人的保護之下,從而杜絕了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也讓那些心懷叵測的人斷絕了一切邪惡的想法。

  1997年6月30日23點53分,中國人民解放軍和英國衛隊進行了交接,從此香港正式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祝你們一路平安。”

  當譚善愛中校用洪亮的聲音喊出這句話的時候,香港正式結束了長達百年的屈辱歷史,從此步入了發展的新時代。97年香港回歸前,我軍發現安全隱患,509名軍人乘裝甲車提前入港

  中國也用這次行動證明了強大的實力,我們再也不用受別國的輕視和冷眼,中國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對於香港回歸之前關於駐軍的談判,屏幕前的你有著怎樣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1. 香港回歸.百度百科.

  2. 30年前 中英草簽關於香港的聯合聲明.觀察者.2015-07-01.

  3. 香港回歸歷程.和訊圖片.2016-07-22.

  4.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百度百科.

  5. 周南憶述:中英香港問題談判小平一語定乾坤.中國網.2015-09-25.

分享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