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血壓手表,包括之前的華為WATCH D血壓手表...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小米血壓手表,包括之前的華為WATCH D血壓手表,測血壓準不準?
這個問題可能會讓想買的人疑惑。今天就給出我的答案:準也不準,手表測出來的是準的,但你看到的結論是不準的。
為什麼呢?因為準和不準取決於三個因素,咱們一個個來說。
從設備因素來說,這類產品是獲得醫療器械認證的,而且氣泵式血壓測量技術非常成熟,不管是小米還是華為,準確度都沒有問題。像發布會上說小米血壓手表測量誤差在3mmHg以內,是非常準確的。
但還有第二個因素,測量方式。測量手腕血壓和測量上臂血壓之間就可能會有很大誤差了,一般是10mmHg到20mmHg。實際測量中,兩者誤差可能還會更大。為什麼?因為除了測量位置的差異之外,很多人戴手臂式血壓計會緊張,導致血壓升高,如果在醫院測就更緊張了,會進一步加大誤差。
所以,血壓手表測量的數據是準的,但選擇測量手腕血壓是不那麼準的,你最後得到的結論也就不一定準確。我在小米發布會現場視頻裏最後一段說“選擇了測量手腕血壓就別太在意準不準”,就是這個意思。
接下來就是第三個因素:什麼樣的血壓叫高血壓或者叫低血壓?一般來說高於120/80或者低於90/60,就是高血壓和低血壓,這個範圍之內是血壓理想值。但並不存在一條紅線,比如測出來121/81就叫高血壓,至於醫院給你定義的“高血壓病”,也並不是參照一個絕對客觀量化的標準。
具體到血壓高低標準的設置,是結合了包括疾病因素、醫療條件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在內的綜合參考取值。直白點說,你血壓高不高,是醫療行業乃至政府和全社會參與進來協商之後的結論,是可以變通的。
有的人可能還記得,去年11月,國內突然出現了一份《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建議把高血壓作為疾病的標準從140/90降低到130/80,導致一下子多出了3億高血壓患者,制藥企業狂喜。但最後衛健委還是決定繼續維持140/90標準。你從這件事就能看明白醫療行業各類健康指標制定是怎麼回事。
那這個因素對於想測量血壓的你有什麼影響?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別在意單次測量準不準,可能今天130/90,明天120/90,後天115/70,不代表你就是今天高血壓明天就正常,但如果你連著幾天測出來都是大於140/90,甚至150/95,那肯定是高血壓沒跑了。
這種產品的價值是可以實現成本趨近於0的無限次測量,可以一天一次或者一天三次,可以不受時間限制、不用準備半天,擡手就測,也不引起緊張,讓你從多次測量的趨勢上判斷自己血壓還是不是正常。
最後還要補充一下。除了小米、華為這種血壓手表之外,還有另一種血壓手表,它本身沒有測量裝置,但會讓你在佩戴時輸入用血壓計測量出來的血壓值,之後手表會根據心率、呼吸、血氧等變化分析你的血壓變化情況顯示給你看。同理還有號稱能這樣測血糖的智能手表,這些產品都是肯定不準的,也得不到醫療設備認證,不可購買,以免自己被結論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