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道|雇請吸毒女、艾滋病患者、殘疾人充當“戀愛女” “婚糾”外衣下的婚姻詐騙
婚糾”竟然蒙了派出所
2016年5月10日上午,家住漵浦縣橋江鎮曹坡村村民陳某懷著復雜的心情,緩步走進中方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這是他第二次找派出所(第一次是在當地)。今年月的一天,本地媒婆向某和夏某與中方兩個媒婆李小清和潘哥給他介紹了一位女朋友。女朋友名叫李一(化名),四十多歲,高大威猛。見面後,他很滿意,當即給女朋友送了 8000 元彩禮,還上女朋友家拜見了她的父母。給四個媒婆各打了幾百元紅包。隨後,為了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他每天有事無事都要與女朋友通一二次電話,還三番五次從漵浦趕來懷化與女朋友會面,眼看結婚指日以待,可是,女朋友突然失聯了。
這可把陳某急壞了,他馬上跑去李家找人,結果也沒找著。李一的父母說女兒外出打工,卻又說不清到底去了哪裏。這時,陳某才感到問題嚴重,既然到手的金鳳凰飛了,那就要回彩禮。而李一的父母堅決不肯,說李一個人的事,跟他們無關!
無奈之下,陳某走進了當地派出所。派出所的民警聽完他的訴求,告訴他:“你們只是婚姻糾紛,不是婚姻詐騙。並且還說,如果索要彩禮不成,就找法院打官司。”
正當陳某十分郁悶的時候,聽人說在他之前,李一曾跟安化縣的劉某談過一次戀愛,後來變心,劉某在懷化火車站找到了李一,並鬧到派出所。通過調解,劉某只要回了一小部分彩禮。李一是中方縣中方鎮長遠村人,陳某自然向中方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求援。
城關派出所的民警接待了陳某,令他失望的是,接待他的民警也告訴他,這門婚事不像婚姻詐騙,倒像婚姻糾紛。
民警的說辭,陳某當然不接受。因為,他不管是“婚糾”還是“婚詐”,只要能幫他要回彩禮就行。
一直坐在一旁不動聲色的城關派出所所長沈玉中對陳某說:“我們說有可能是婚姻糾紛,並不等於不管,不論‘婚糾’,還是‘婚詐’,我們都會管。看你們多不容易,為這事,把家裏老人都叫來了。”
與陳某一同來的老人辯解道:
“我不是他的親戚,我來,是因為我們家也遇上了騙子,那個騙我兒的妹子,就在離你們中方縣城不遠的花背村。彩禮一收,人不見了。
我今天來,就是想看看你們是怎麼處理這事。”
老人一句不經意的話,引起沈所長的高度重視,他靈光一閃,如果這兩樁看上去不相幹的“婚介案”
是一夥人所為呢?那就不是簡單的“婚糾案”。他詳細詢問那位老人家裏的遭遇,情況跟陳某差不多,他再細細觀察了一番陳某,心裏一下有了底,四十多歲的陳某,看上去
像五十歲的人,人老實巴交,衣著樸實,一看就知道,家裏經濟狀況不怎麼好。多年基層派出所的經驗告訴他,這正是婚姻詐騙那群害人之徒所侵害的對象!
事不宜遲!沈所長一方面安慰陳某,要他先回去,一方面立馬安排民警進行初查。他的偵查思路一下呈現出來:以案找人。
通過一段時間的初查,結果發現,漵浦本地的兩個媒婆向某和夏某都是陳某的熟人,無論“婚介”動機,還是“婚介”
行為,都沒問題。倒是從中方另兩個媒婆身上發現了蛛絲馬跡,媒婆李小青,本名叫尹香(化名),男媒人潘哥,本名叫潘平(化名),他們為什麼要隱瞞自己的真實姓名?更蹊蹺的是,李一的父母都不姓李。這些異常,令民警們感到興奮,因為,這正是“婚詐案”的特征。
案情逐級上報,立刻引起中方公安局黨委的高度重視,立馬批準立刑事案件,立馬成立了以城關派出所與刑偵大隊聯合偵破的專案組,對此案展開全面調查。
戒毒所裏拎出個“戀愛女”
找到“戀愛女”李一,是偵破此案的關鍵。專案組了解到,陳某的一個親戚曾經加過李一的微信,通過工作,找到了李一的照片,並且查到此人正在懷化市第一強制戒毒所接受強戒。
通過一番鬥智鬥勇的訊問,此人真實姓名不叫李一,而叫李一一(化名),鶴城區人,父母都是退休公職人員。李一一年輕時,曾在電信部門上班,因身邊的朋友“套籠子”誤食毒品,便慢慢染上了毒癮,她有十幾年的吸毒史,由於飽受毒癮的摧殘,三十幾歲的人,看上去像四十多歲,離異,只身帶著一個 7 歲大的小孩。
這次,因涉嫌販毒被強戒。辦案民警出現在她面前的時候,她顯得很輕松,說:“我多年單身,現在想找男朋友結婚了啊!?
但當民警仔細詢問時,李一一回答不上來,因為,那是她編造的假父母。
在不能自圓其說的情況下,她很快道出了實情。她與陳某不是真心戀愛,而是為了騙錢。至於為什麼選擇陳某,是由尹香和潘平一手導演的。她認識尹香,是在一次偶然的牌桌上,之後才認識潘平。一天,尹香打電話給她,說給她介紹一位男朋友。李一一說:我一聽就知道他們想搞“鬼事”,反正我缺錢,又單身,便跟他們一起幹了 , 騙陳某,是第二次,第一次,是騙安化的劉某。
2016年 6 月 3 日深夜,專案組馬上在網上發布通緝尹香、潘平的信息。一張看似無形的法網悄然撒開。
6月 10 日,尹香和潘平一起去懷化火車站接從廣西過來的騙婚女夏某,人還沒接到,車站派出所在查驗身份證時,將他們倆抓獲。
兩個“婚詐”狂人,在七個省市區行騙
當民警把尹香和潘平帶到車站派出所時,他倆很平靜,在這之前,他倆聽說有警察們在調查他們,但他倆一直不往心裏去,因為他們堅信精心導演的“婚糾案”不會出問題。等車站派出所把人交給中方縣公安局專案組民警時,在他們平靜的臉上,還是閃現了一絲慌張。
沈所長擔任主審,他首先要尹香說說陳某的事,尹香一開口就說,那不是婚姻詐騙,是婚姻糾紛,我們媒婆只幫人牽線搭橋,不保證成不成,這年頭,逼婚可是犯法的事。
話說得很輕巧,好像她有一顆菩薩心。
沈所長看著尹香的一番表演,一直保持沈默狀。等她表演完,沈所長才說:給人介紹對象有一套流程,這個流程有很多個環節,但是,有一個環節不能出差錯,給人介紹婚姻的動機不能出差錯,你的所作所為能掩蓋得了嗎?
沈所長接著說道:我來告訴你真相,李一的父母是假父母,是你花錢請來的人,你使用假名李小青,是為了逃避打擊,你“婚介”的動機就是為了騙錢!
沈所長這番話擊中了她的要害。
尹香知道經營幾年的“婚糾案”,再也捂不住了,就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痛哭起來。她徹底交待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同時,在另一間審訊室,潘平也交待了騙婚的犯罪經過。同陳某一起來到城關派出所的受騙老人,正是他們這個團夥所為。
案件關鍵通道突破後,專案組馬上改變偵查思路:以人找案。專案組的偵查員們個個精神抖擻,爬山涉水行程上萬公裏,穿梭於七個省市區的涉案地,它們是:湖南的靖州、會同,貴州的天柱,安徽的馬鞍山,江蘇的揚州、泰州,河北的邢臺、邯鄲,廣西的柳洲、南寧,天津。
經過五個多月的艱辛努力,現已抓獲該團夥主要犯罪嫌疑人 15 人,破案 30 余起,涉案金額近二百萬元。
膨脹的貪欲毀了她
二十多年前,尹香從鶴城區的盈口鄉嫁到了中方縣的中方鎮。頭胎是個兒子,可 6 歲那年不幸被淹死,她的精神一度出現問題。直到生了第二胎女兒才將喪子之痛淡忘下來。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丈夫不幸得了肝病,很快失去了勞動能力,家庭經濟狀況一落千丈。有一次,她把自己的侄女正兒八經的介紹婆家,事情很快就成了,人家為了感謝她,打了紅包,還贈送了各種禮品,一折算將近 500 元。
她覺得做這事有甜頭,可以緩解家裏的拮據,就想一直幹下去。2013 年丈夫病情加重,不得不入院治療,花去醫療費近十萬元。為了還債,她來到了鎮上打工掙錢,在這期間,她認識了潘平。潘平也是中方鎮人,專做運煤生意,兩人一來二往,就混熟了。
有一次,潘平攬到一筆運煤生意,一直為湊不起五千元本錢發愁。尹香知道後,從丈夫住院後報得的“農保款”中拿出五千元借給了潘平。
潘平賺了錢,硬塞給尹香好處費,尹香說什麼也不肯收下,哪知,這一推拉,促推了兩人越過了道德底線,從此,他倆成了姘頭關系。
尹香一邊在鎮上打工掙錢,一邊照常給人做媒,在本地幾乎成了媒婆專業戶,時間一久,她的貪心加重,越來越覺得人家的感謝費數額太少,周期太長,就想改變現狀。她曾聽人說,在婚介中,可以搞點“鬼事”,所謂鬼事就是不管男女雙方成不成,只管介紹,回頭拿感謝費。在膨脹的貪欲驅動下,尹香也想試試,她首先想到手頭必須要有比較固定的“戀愛女”,那麼,上哪兒去找呢?經過一番考慮,她盯上了吸毒女和身有“殘疾”的女性。
她把這個想法告訴給了潘平,兩人一拍即合。潘平並非善類,除了做生意外,也好賭,而且在外已欠了一大筆賭債,正想盡快走出困境。
年底,尹香跟廣西枊州的一個媒婆聯系了“戀愛女”覃某菊,然後對中方縣新建鎮的陳某實施詐騙。
尹香和潘平每人各得一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