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博主:貓性貓性 11-07 129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點右上方的“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82年6月16日,青海市民陶金蘭挖溝的間隙,無意間挖出了2噸銀元。

  隨著政府的介入,三十二年前的一樁秘事隨之浮出水面。

  事後,民眾感慨能有幸見證這一重大事件的同時,不免遺憾道:

  “要是當時陶金蘭沒有把這件事給上報給政府就好了。”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1982年,為獎勵陶金蘭兄妹“挖銀不昧”的大義之舉,國家分別給予二人500元人民幣的獎勵,後又為二人頒發了三等功的獎狀,當地媒體細致報道了該事件。

  悉聞事情始末,民眾欽佩陶金蘭的義舉,也表示正是因為她,自己才能得知三十二年前,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

  他們才能得知,當時青海省臭名昭著的馬家軍中,除馬步芳外,另一方惡霸也在此處犯下了滔天罪行。

  此人,正是這些銀元的主人馬元海,馬家軍的另一重要頭目。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事後經統計,這些銀元足有67981枚,總重量達2噸。

  除此之外,其中還有1500個銀錁子。

  這些數字,令當地人非常震驚,也不禁疑惑馬元海怎麼積攢下這麼多身家的。

  從歷史記載看,馬家軍頭目個個是身價不菲,但身家能闊綽到這個地步的,實屬罕見。

  這些銀元換算成人民幣,足值40多萬,而這必然只是馬元海龐大身家中的一部分。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官官相護,馬蹄相連,一切的一切,還需從馬步芳說起。

  馬步芳,馬家軍的首領人物,以心狠手辣、好色荒淫、心計頗深著稱。

  局勢混亂時期,為自身利益,馬步芳曾派兵“圍剿”過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解放戰爭中參加過反共內戰。

  也正是因著馬步芳大局不顧,是非不分的脾性,其身邊心術不正的人便能輕而易舉趁機上位。

  而其中就包括此前一事無成,乃至窮困潦倒的馬元海。

  因緣際會,馬元海找上了馬步芳。

  靠著自己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及馬步芳的扶持,1918年,馬元海成功當上了寧海步前營幫辦。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得益於背後有馬步芳坐鎮,當地政府官員、民眾不敢惹其分毫,再加上馬元海貪欲滔天,斂財手段頗多,很快,馬元海便賺地盆滿缽滿。

  出門非豪車不坐,衣食住非高檔不碰成了馬元海的日常。

  水往低處流,而人心只會高了還想高,嘗過手握大把金錢,人人奉若神明的甜頭後,馬元海想擁有更多財富的心思愈發強烈。

  於是稍作思謀,他又將目光放在了當地的工商業界。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彼時馬元海找上最高負責人,以軍費不足為由,要其出具軍餉。

  相關負責人礙於馬元海的勢力,心中雖極不情願,但只得乖乖照做。

  欣喜於當下已幾近能一手遮天的同時,馬元海隨後又將目標放在了無權無勢的老百姓身上。

  憑借著槍桿子,他帶人強行闖入百姓家,以征收稅賦為由,強迫百姓交錢。

  不交的或棍棒伺候,或將其押至監獄嚴刑拷打,直到其低頭,松口為止。

  本想奮起反抗的百姓念及他背後勢力強悍,為保命,心中雖頗為憤懣,可只好隱忍作罷。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除此之外,馬元海和政府合作成為“買辦”,平日裏通過“促進各種對外貿易”活動來斂財。

  另外,私自販賣煙草、侵占國家礦產資源等事件,他都有染指。

  靠著自己的暴行,短短十年間,馬元海積累下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財富。

  他富裕到什麼地步?

  數不盡的銀元、珠寶不過只是他身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數量令人咋舌的房產才是重中之重。

  當時在貴德,單兩層樓的房子,馬元海就有三十多套。

  當地百姓憤慨於他的無恥行為,可又無能為力。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1982年,當陶金蘭一鋤頭下去的時候,沒想到普通的土地下竟埋著2噸銀元,背後亦是一段常人無法接受的辛酸史。

  如果說馬元海用盡各種手段,無恥斂財的行為讓百姓憤懣欲裂,那他之後做的事,可謂是將自己徹底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隨著野心越來越大,他不滿足於僅在商界呼風喚雨,而是渴望起以槍撐腰的勢力了。

  為此,1936年10月,在馬步芳找上門,任命他為指揮,讓其堵截紅軍西進時,馬元海毅然點了頭。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為堵截紅軍西進,馬元海使盡渾身解數,帶人到處圍追堵截、內包外抄……

  礙於他的窮追猛打,紅軍西路軍損失慘重,銳氣大減。

  馬元海卻因堵截紅軍西路軍有功,11月成功晉升為西北剿匪總部第2防區前敵總指揮。

  感激馬步芳對自己厚待的同時,馬元海想屢立戰功的心思越發強烈。

  其後,在甘肅河西處,他對北上的紅軍進行了瘋狂“圍剿”、堵截。

  作戰環境艱苦,紅軍雖殊死力戰,終無力改變敗局,最終遭受重大損失。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馬元海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

  只是天道好輪回,1949年10月風向陡轉,這年是馬元海人生命運的轉折點。

  彭德懷帶領一野浩浩湯湯趕至貴德一帶,意識到形勢嚴峻的馬家軍當即頑抗。

  雙方實力過於懸殊,馬家軍無力扭轉乾坤,最終狼狽出逃。

  其中包括馬元海,奈何,天下大局已定。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馬元海意識到再掙紮不過是徒增罪名,為爭取寬大處理,幾番衡量,最終選擇主動投誠。

  一代惡霸,終自食惡果,鋃鐺入獄,當地百姓心裏欣喜不已。

  不想,眾人還沒為這份來之不易的驚喜歡呼多久,便被接下來的噩耗打蒙了。

  數日後,再當他們得知馬元海的消息時,竟已是他被無罪釋放,安然回歸家中之際。

  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之際,政府出面解釋了其中緣由。

  原來馬元海被羈押後,和其他馬家軍仍冥頑不靈、仍抱有僥幸心理不同,他不但主動供述了自己的罪行,還積極勸誡身邊人主動投誠,及時向明。

  而馬雲山等人在被抓以後,表面看似投降,內心卻一直不滿,覺得我黨擾了他們土皇帝的美夢。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1950年,得知我黨駐青海的一野部分主力部隊,奉命調入新疆平叛,馬雲山一幹馬家軍高層,以為翻身的機會到了。

  5月,他們逃離訓練班,四處集結舊勢力,在青海多地發動武裝叛亂,槍殺無數幹部群眾。

  不過,眼前的自由只是暫時的。

  1951年,我黨將他們全部殲滅,徹底還了青海的平靜。

  兩相對比之下,考慮到馬元海態度坦誠,亦為鼓勵更多人向他學習,當局便將其釋放了。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殊不知,造下的孽,終究是要還的。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或因接受不了現狀,回到家中後,馬元海終日悶悶不樂,長籲短嘆不已,積郁成疾。

  1951年1月19日,馬元海病入膏肓,因病不治離世,終年63歲。

  一代惡霸,終入地獄。

  陶金蘭意外之下挖出的2噸銀元,是辛酸歷史的揭開,也是新中國未來的鞭策之力。

  彼時,隨著馬元海“消逝”的,還有他那數以萬計的財產。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被羈押期間,馬元海沒有主動向政府坦白過自己財富的去向。

  鑒於新中國剛成立,事務繁多,馬家軍悉數被剿,工作人員無法盤問馬元海的相關事宜。

  馬元海巨額身家的去向,便成了謎。

  不想,三十二年後,這筆巨額財產竟會重現天日。

  1982年6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處。

  當地因地理位置特殊,海拔較高,一直未通自來水,居民吃水很是困難,為解決當地居民的吃水問題,政府決定開啟、推進水管修建工程。

  生性熱情的陶金蘭得知消息後,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第一時間拉著哥哥陶恩明報名加入了該建設隊伍。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6月16日,工程推進到了縣園藝農場路段。當天,她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農場,揮起鋤頭,開始挖地。

  “老天爺,這是什麼東西啊?”

  她挖了數十米後,再一鋤頭下去,幾個銀燦燦的東西倏然冒出了地面。

  愕然於眼前這一幕的同時,陶金蘭緩緩蹲下身,拿起泥土中的物件,擦幹凈上面的泥土,細細端詳了起來。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是銀元!”

  她大叫道。

  陶金蘭當過民兵,見過銀元,該物件和記憶中的一模一樣。

  驚喜之後,她沒有選擇吞下這筆意外之財,而是與哥哥一起上報政府,尋求解決辦法。

  經調查證實,這就是當年馬元海“消失”的財富。

  原來,馬元海逃離前,為防止當局查處、追責,便將房產、店鋪悉數變賣,換成了銀元和銀錁子,隨後埋在了自家房邸之下,想著風波過去後,再回來取。

  事與願違,他既沒能逃走,也無緣再面見那筆錢。

  當日陶金蘭所挖的地界,正是昔日馬元海的房邸。1982年女子挖出2噸銀元,上交政府後,竟揭開隱藏32年的秘密

  一切緣由終於明晰,當地媒體詳細報道了該事件。

  當地群眾得知後,表示寧願陶金蘭沒有發現這筆錢,或許“就沒有那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了”。

  只是,沒有如果。

  政府除了給予陶金蘭二人金錢、精神上的獎勵外,為號召更多人向她學習,給了他們一臺縫紉機和一輛自行車的物質獎勵。

  對此,比起欣喜,陶金蘭更多地感受到的是“惶恐”。

  她寧願不要獎勵,也不希望當時的人民,生活在馬家軍的殘酷鎮壓下。

  後來,陶金蘭用獎金購買了米面,將其捐贈給家庭貧困的牧民。

  陶金蘭的無私之舉引得民眾贊嘆不已,認為正是因為有著陶金蘭這樣的人,國家才會越來越好,社會才會愈發溫暖。

分享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