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腫瘤專家談防癌:不要人為誘發腫瘤,盡量避開“五氣”
提到癌癥,很多人都知道癌癥很可怕,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是對於怎麼預防癌癥卻一知半解。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新發癌癥病例1930萬例,癌癥癌王病例1000萬例。其中,發病率最高的前五癌癥分別為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和皮膚癌,都是我們經常聽說的癌癥。
癌癥的發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如果能夠遠離癌癥危險因素,就可以將癌癥的風險降到最低,減輕癌癥帶來的傷害。那麼,怎麼才能預防癌癥的發生呢?專家的“防癌經”或許能給你思路。
一、孫燕院士:遠離致癌因素,不要人為“誘發”腫瘤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教授孫燕提醒,預防癌癥,一定要遠離致癌因素。
飲食上,與癌癥相關的因素有油炸食物、燒烤食物、黴變食物以及隔夜飯菜等。此外,飲食方式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不要盲目跟風,模仿西方人的高脂、高熱量飲食模式。
預防超重和肥胖,尤其是預防青少年肥胖,有助於直接降低乳腺癌、結直腸癌的風險。
成年人在進行性生活的時候,要做好正確的保護措施,以免感染HPV,增加宮頸癌、口腔癌等癌癥的發生風險。也就是說,該吃時吃,該睡時睡,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不要人為地誘發一些致癌因素,導致癌癥的發生。
二、羅健教授:尿意、便意憋不得
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羅健教授提醒,產生尿意、便意的時候,要及時上廁所“清空”,不要憋著。經常憋尿、憋便,尿液和糞便中的有毒物質就無法及時排出體外,會損害身體健康,引發一系列疾病。
此外,還需要註意,在排泄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一些異常情況,應該提高警惕,可能與癌癥有關。以膀胱癌為例,經常憋尿,延長了尿液中致癌物質對膀胱的作用時間,就會引發膀胱癌。膀胱癌的典型癥狀為排尿疼痛、尿頻、血尿等,尤其是血尿,如果表現為無痛性、間歇性、肉眼血尿,不要耽誤,馬上到醫院檢查。
三、程書鈞院士:癌癥最怕你“笑”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原副院長程書鈞分享了自己的防癌妙招:笑。
笑,可以給健康加分。程書鈞認為,人體宿主因素的變化不僅影響腫瘤的發生、發展,更會對腫瘤病人的治療有重大影響。癌細胞沒有“變壞”之前,也是好的細胞,但是由於種種因素的刺激,癌細胞最終“叛變”,成為身體裏的毒瘤。而讓癌細胞變壞的因素之一,就有情緒變化。
發表在《細胞》上的一篇論文指出,情緒會通過下丘腦垂體系統影響內分泌和免疫系統,最終改變腫瘤發生發展的進程。美國癌癥協會的研究發現,笑一笑,不僅可以使全身的肌肉放松,還可以促進內啡肽的釋放,緩解疼痛。研究人員認為,笑,其實是天然的“止痛藥”。
讓自己保持好心情,有3個妙招:一是經常跟愛笑的人待在一起,自己的情緒也會被感染;二是笑不出來也可以嘗試下假笑,不要哭喪著臉,研究發現,即使是假笑,也對身體健康有益;三是經常在家對著鏡子練習微笑,可以調動肌肉,帶來與真正的笑一樣的積極效應。
四、支修益教授:遠離“五氣”,避開肺癌
我國著名胸外科和肺癌專家支修益教授指出,遠離肺癌,一定要避開“五氣”,“五氣”分別是香煙煙霧、霧霾、廚房油煙、裝修汙染、心中悶氣。
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首要危險因素,吸煙人士一定要及早戒煙,不吸煙人士要繼續保持良好的習慣,同時遠離二手煙和三手煙。
霧霾天對呼吸道的危害不比吸煙低,因此,霧霾天應盡量減少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必須做好全面的防護工作,盡量縮短外出的時間,外出回來之後,及時洗臉、洗手,更換衣服等。
長期接觸廚房油煙,會增加女性肺癌的風險,因此,在烹飪的時候,盡量不要溫度過高,食用油選擇煙點較高的橄欖油、苦茶油等,還要改變烹飪方式,不要總是煎炸炒,應該多嘗試蒸煮燉,在烹飪的時候,要打開抽油煙機,全程保持通風。
室內裝修汙染也與肺癌密切相關,在裝修的時候,環保材料是最佳選擇,新房子裝修完,不要馬上入住,應該放置半年以上,等裝修材料和新家具的甲醛基本釋放了,甲醛驗收合格之後,再住進去。
壞情緒是癌癥的催化劑,經常生悶氣,把壞情緒憋在心裏,久而久之,肺都會被憋壞,預防癌癥,一定要學會合理發泄不良情緒,通過運動、與他人傾訴、閱讀、逛街等方式,轉移自己的註意力,不要被壞情緒包圍。
五、郝希山院士:堅決反對用營養品防癌
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表示:“我堅決反對用營養品防癌。”
院士解釋,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營養品和保健品都是徒有其表,誇大宣傳有防癌抗癌的功效,但實際上,目前沒有任何一種營養品和保健品被證明可以防癌抗癌。
相反,營養品和保健品中含有的一些特殊成分,可能還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保健品的作用是用來保健,補充體內缺乏的營養物質,主要針對體虛者、易疲勞者、食欲不振者,以及兒童、孕婦、老人等特殊的人群。對於健康的正常人來說,絕對不能通過長期吃營養品和保健品去預防癌癥,會吃出毛病來的。
有的營養品和保健品聲稱自己有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也不要信,要記住一點:任何保健品、營養品都不能代替藥物起到預防、治療疾病的作用。
總的來講,癌癥雖然可怕,但是除了一些客觀的因素之外,很多致癌因素,我們都是可以防控的。有專家認為,從本質上來講,癌癥是一種生活方式病,也就是說,只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癌癥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以上幾位院士的防癌方法,你學會了嗎?#健康明星計劃##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八大院士支招不要人為“誘發”腫瘤》.中國中醫藥報.2018-04-16
[2]《四位院士談如何防癌》.人民網-生命時報.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