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24小時在線!大家有事找得到人,我才踏實

博主:小乖小乖 11-15 107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樂琪家庭醫生24小時在線!大家有事找得到人,我才踏實

  “3年來,她總是耐心解答我的問題,把我當成親人對待。前兩天,我半夜發燒給她打電話,她一點不嫌麻煩,指導我吃藥。郝大夫就是我們身邊的‘好大夫’!”70歲的陳先生日前給望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來電話,非要“誇一誇”他的家庭醫生郝麗娜。作為家醫團隊的團隊長,郝麗娜服務著區域內超過1200名簽約居民。本市疫情快速發展,發熱患者人數增多,為了讓大家有事找得到人,郝麗娜24小時保持在線。

  每天早晨8時,郝麗娜作為全科醫生準時等候在中心一樓的診室。“郝大夫,我想開點退燒藥,已經高燒39攝氏度3天了。”63歲的王先生一進門就提出了開藥的請求。郝麗娜看著臉色蒼白、虛弱無力的王先生,並沒有立即給他開藥。她對王先生的情況了解,他有心功能方面的基礎病,還剛做過手術,一直在服藥。“您基礎病比較多,開藥前,還是得先做檢測。”在郝麗娜的建議下,王先生進行了血檢,發現了輕度脫水、電解質丟失和腎前性腎功能不全的情況。她立刻聯系上了王先生的家人,將患者轉診至附近大醫院對癥救治。

  至17時,看了70多個病人後,郝麗娜結束了出診,但一天的工作還遠未結束。為使居民及時獲得觸手可及的醫療服務,本市公布了家庭醫生(團隊)的服務信息,社區醫院安排專人專線接待咨詢,為居民解決問題。這一天,郝麗娜負責接聽17時至次日8時的夜班專線,“陣地”轉移到了二樓的值班室。一夜未眠,她一共接聽了近70個咨詢來電。

  “大夫,我父親體溫不高,但吃不下飯,需要去醫院嗎?”居民崔女士的父親90多歲了,已經“陽”了五六天,體溫不高,但狀態一直不好。去醫院,怕折騰老人,在家護理,病情又遲遲不見好轉。左右為難的崔女士撥打了專線,請家庭醫生支招。

  郝麗娜仔細詢問了崔老先生的病情,認為有些高齡老年人癥狀不典型,但病情變化較快,加上患者基礎病較多,應當及時就醫。“高齡老人臟器功能脆弱,不確定肝腎功能狀態的情況下,不能輕易用藥。趕快送老爺子去醫院吧。”

分享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