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孔從洲外孫女大學名額被頂替,孔輝卻說:不用向上級反映
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59年,不知道被拖延了多長時間,毛主席終於有時間能夠參加自己女兒李敏的婚禮。婚禮舉辦的前夕,在中南海,毛主席約見了女婿孔令華以及他們一家人,這其中就包括孔令華的父親,開國中將孔從洲將軍。
難得的休閑時光,毛主席與孔從洲將軍坐在院裏的葡萄架下,氤氳的日光透過縫隙落在地上,毛主席端起茶杯,抿上一口茶水,說道:“自從我們確定成了兒女親家,你是真不來我這了。”
“總得避避嫌嘛!不能給孩子們找麻煩”,孔從洲明白主席的意思,笑著回道。
“你啊,看的明白也守得住底線,我這個女婿可是找著了”,說罷,主席便笑了起來。笑聲與院中的孩子們的嬉鬧聲夾在一起,氣氛很是融洽。
孔從洲將軍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主席稱贊其能堅守的底線又是什麼?在孔家人的身上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孔從洲是個地地道道的陜西人,他1906年出生在西安的一個書香之家,其祖上多代都是讀書人。
到了孔從洲這一代,中華文明遭到西方衝擊,各種社會思潮並起,孔從洲的父親並不迂腐,他除了教導孔從洲詩書禮易、國學傳統外,也不排斥把兒子送到新式學堂,學習工科算術和西方思想。
孔父有意把兒子培養成一個讀書人,然而社會劇變,局勢動蕩,歷史的車輪並非人力可以撼動。
自清朝覆滅以後,孔家就一落千丈,失去了秩序崩潰之前可以勉強維持優渥生活的能力。到了孔從洲17歲時,由於家庭的變故,孔從洲決定從學校退學,撐起家庭,而這個決定,也徹底改變了孔從洲的一生。
在當時,社會動蕩不安,各路群雄並起,孔從洲空有一身學識,卻難找到施展之處。為了生計,孔從洲動起了投軍的心思,剛好這時楊虎城的靖國軍正在西安招兵買馬,孔從洲就決定去投奔靖國軍試試。
楊虎城是一個有長遠目光的將領,他知道一支軍隊不能光靠武力,還得有頭腦。因此他親自撰寫公告,廣貼於西安城中,邀請各路讀過書、有文化的人加入靖國軍。孔從洲此時正不知該如何賺錢養家,見此良機便直接去加入了靖國軍。
招滿一批人之後,楊虎城對他們十分重視,他將孔從洲等一行人編成了軍官教導隊,並斥重金訓練他們軍事技術,教授軍事知識。在楊虎城看來,這批文化水平較高的人就像是種子,將他們撒在軍隊裏,屆時,靖國軍的實力會更上一層樓。
這是孔從洲從軍的起點,訓練完畢後,他直接被提拔成了排長,緊接著就參加了北伐大戰。在北伐戰爭中,孔從洲是靖國軍裏最耀眼的一顆將星,隨著他打出的戰績越來越出色,他的職務也一升再升。
到了1936年,孔從洲已經是楊虎城的17路軍警備旅的旅長了,職責是守備西安的他,也成為了楊虎城最信任的心腹。
雖然孔從洲跟著楊虎城南征北戰,對他忠心耿耿,但是經歷過家道中落,知曉窮人生活不易的他,同樣對紅軍十分有好感。當蔣介石命令楊虎城進攻陜西的紅軍時,孔從洲就勸過楊虎城不該進攻紅軍。
張學良和楊虎城
在土地革命時期,通共可是重罪,孔從洲並非共產黨員,也和中國共產黨沒有直接的接觸,但是他卻能夠冒著生命危險勸阻楊虎城,實屬不易。所幸,楊虎城也和孔從洲抱有相同的看法,在日軍搶占東北,威逼華北的形勢下,楊虎城也受夠了再繼續進攻紅軍的命令。
眼見楊虎城動作遲緩,蔣介石十分不滿,可是他的部隊多集中在江南和中原地區,西北地區雖然名義上聽從南京政府的命令,但實際上蔣介石對其並無絕對的掌控權。
為了督促他們,蔣介石親自飛往西安,部署行動。蔣介石的這個決定,讓楊虎城和張學良看到了機會,他們經過幾次秘密會面,最終下定決心,挾持蔣介石,逼他抗日。
下定了決心,接下來就要布置行動,蔣介石雖然在西北地區的勢力薄弱,可他每次出行,身邊必然會有精銳衛隊守護。
該如何不讓蔣介石提前起疑心,又能夠在盡量不開火的情況下,控制住蔣介石和他的隨行衛隊,自然就交到了西安警備旅旅長兼城防司令的孔從洲手上。
在行動之前,楊虎城親自找孔從洲談話,說:“從州,此事涉及重大,若有不慎,就將難保性命,你想好了麼?”
孔從洲當然知道楊虎城將軍的良苦用心,他回答說:“司令一片赤誠的愛國之心,扣留委員長也是想讓他認清利害,抗擊日寇,而非造反。身為您的部下,我當然全力以赴,縱死亦無悔!”
短短的兩句話,就看出來了孔從州深明大義,坦蕩無私的性格。在後來的西安事變中,他精心謀劃,小心部署,在將事態沒有鬧得無法控制的情況下,就將蔣介石以及陳誠、蔣鼎文等人控制了起來,實現了“不流血的勸諫”。
西安事變直接導致了國共兩黨放下成見,一致抗日,客觀上拯救了中華民族。
而世人在稱贊楊虎城、張學良兩位將軍崇高的愛國情懷時,卻少有人提及同樣在西安事變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的孔從洲。不過,孔從洲本人倒不是很在意這個結果,對他而言,只要國家無恙,個人的名譽實在算不得什麼。
孔從洲不僅在國家大事上不含糊,在自己小家庭的問題上,他也能夠始終保持克己奉公的精神,從不利用自己的地位去為兒女謀求利益。
他時常跟子女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不要因為爸爸是個軍人,就覺得自己如何不同了,其實我們都是普通人,也不比其他人高一截,知道嗎?”
解放戰爭爆發前夕,蔣介石將進攻解放區的密令,提前發到了中原戰場的各位國軍將領手上,這其中就包括了已經是軍長的孔從洲。
但是,孔從洲已經厭倦了國民黨的虛偽與狡詐,秉持著十年前進行西安事變的初心,孔從洲秘密聯系了我黨地下人員,並最終率領部隊於河南成功起義。
起義之前,孔從洲已經是一軍之長,並且他在十年前的西安事變中,也發揮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此,當孔從洲加入到我黨陣營後,鄧小平還親自詢問了他想要個什麼“官”,無論是縱隊司令,還是去延安,都沒問題。
而對於鄧小平的詢問,孔從洲卻只是謙虛的說:“我雖是起義過來的,但現在也是一名共產黨員了,我服從組織的安排。”
在解放戰爭開始之前,孔從洲就主動率部起義,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因為此時國共之間力量對比懸殊,許多國軍將領甚至堅信可以在三個月內,消滅掉共產黨的武裝力量。
因而就僅從孔從洲起義的意義來看,他也完全有資格向鄧小平政委要個更大的“官”。但是孔從洲並沒有這樣做,不僅如此,他還主動將自己的部隊交給劉伯承司令員進行整編,而自己則是等待組織新的任命。
戰時,孔從洲能夠不顧個人,服從大局,這一優良的品格同樣被他延續到了戰後,並保持了一生。在新中國成立後,身為李敏的公公,毛主席的親家,孔從洲的地位在當時是十分特殊的。
但是,孔從洲卻刻意保持了與毛主席之間的距離,除非是因為子女的私事,否則,孔從洲從來不會主動找毛主席。
對於孔從洲這般“避嫌”的態度,毛主席十分欣賞,他對孔令華說:“以前,我和你的父親還經常聊天。可自從你和李敏結婚以後,他就沒有再因為私事找過我了。”
親家之間互有來往,甚至彼此幫忙,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但是由於毛主席和孔從洲的身份與常人不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為了以身作則,更為了給子女樹立榜樣。孔從洲的這般做法,雖然對子女來說有些不公平,但作為國家幹部,卻足以令人心生尊敬。
時間來到1979年7月,在炎炎的烈日下,全國各地的考生如潮水般匯聚在學校,參加這場他們人生中意義最重大的考試,高考。在這個躁動的季節裏,無數青年火熱的夢想,也即將在此刻開始啟航。
在當時,還沒有特招這一說法,因此無論你是普通老百姓的子女,抑或是黨政幹部之後,若想上大學,都只能走高考這一條路,誰也不能例外。比如孔輝,盡管她的外公叫孔從洲,是開國元勛,但是她也無法依靠外公的關系免試進入心儀的大學。
孔輝的目標是北京廣播學院,做一名播音主持,這是她從小以來的夢想。如今高考已經恢復,她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參加高考,進入北京廣播學院了。為此,孔輝的學習十分刻苦,經常挑燈夜讀。
高考成績下來之後,孔輝的成績非常出色,足夠她去上北京廣播學院了。可就在孔輝想要把這個消息和家人分享的時候,一個噩耗卻傳來,孔輝所在學校的老師告訴她,她的錄取名額被別人給頂替掉了。
入學名額頂替,這是我國以前教育系統中難以避免的一個問題。尤其是在80年代初,那個時候剛剛恢復高考不久,無數人想借著高考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是以當時中國的大學建設來看,錄取名額總是有限的。
於是,有些人就動起了歪心思,他們利用關系,搞來虛假材料,來冒名頂替掉原來考生的錄取名額。
孔輝是在北京參加的高考,這裏“手眼通天”的人太多太多,即便孔輝的班主任有心幫孔輝,可也無從查起。
面對這個情況,孔輝十分傷心,躲在房間裏哭泣。見女兒這個模樣,孔輝的媽媽孔淑靜十分著急,她急忙打通了父親孔從洲的電話,希望孔從洲可以動用一些“關系”,幫外孫女找到那個頂替她錄取名額的人。
孔從洲得知這個消息後,雖然對外孫女錄取名額被頂替一事感到生氣,可當孔淑靜提出想要他安排關系找到那個頂替孔輝名額的人時,孔從州卻沈默了。
他想了半天,最後,在電話裏對女兒說:“靜靜啊,小輝這件事確實應該查,可應該是由她向教育局申請調查才是。我又不是教育系統的人,我怎麼能插手這件事呢?”
以孔從洲的履歷和地位,他如果想調查出是誰頂替了他外孫女孔輝的錄取資格,是非常容易的。
甚至就以孔輝的高考成績而言,他也完全可以跟北京廣播學院“打聲招呼”,讓孔輝入學,完成她從小以來的夢想。但是孔從洲並沒有這樣去做,他覺得自己既沒有權限去做,也不應該違背組織原則去做。
孔輝在得知外公的想法後,主動找到外公,她依偎在孔從洲的身邊,說:“外公,上北京廣播學院只是一件小事,我相信即便我放棄上北京廣播學院,憑著我的成績也能上其他的好學校,就不用向上級反饋了。”
孔輝後來上了西安工業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了航天部工作,孔從洲非常高興,還親自手寫了一封長信寄給了孔輝,並勉勵她努力工作,為我國的航天事業添磚加瓦。
孔從洲將軍的兩位子女,無論是兒子孔令華,還是女兒孔淑靜,他對他(她)們的教育從來都是腳踏實地,老老實實。這嚴格的教育理念,延續至孔輝等孔家的第三代身上,並持續延宕及孔家後人。
在革命時期,孔從洲將軍能夠為了國家而不計個人利益,這份胸懷令人尊敬。新中國成立後,獲得了尊貴的地位,卻還能保持初心,不假公濟私,這就更顯得難能可貴。匆匆幾十載歲月過去,直到現在,孔從洲將軍身上這份寶貴的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
對於孔輝名額被頂替一事,屏幕前的你又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1. 孔從洲.百度百科.
2. 毛澤東親家孔從洲 “西安事變”打響了第一槍.鳳凰網
3. 孔淑靜:一位將軍女兒的酸甜苦辣.人民網
4. 炮兵司令員孔從洲的抗戰故事.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