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蔣介石的日記被孫媳曝光,老蔣感慨:毛主席是不可戰勝的
“正經人誰寫日記啊!”
這句讓我們耳熟能詳的臺詞,出自電影《邪不壓正》,並且臺詞實際上就是在諷刺蔣介石寫日記這件事。
從2005年,蔣介石日記本其孫媳方智怡交給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後,胡佛研究所就多次披露了蔣介石的日記內容。
老蔣的日記,記錄了他從1915年到1972年間的心路歷程,而在這些日記裏,我們也能一窺當時他對於毛主席,對於我黨的看法。
那麼老蔣到底在日記裏都記錄了些什麼東西?他又對我們抱有什麼態度呢?
從被披露出來的日記部分,蔣介石對於我黨和毛主席的看法,有非常明確變化的時候,都是兩黨之間發生大變動的時候。
在最初時,蔣介石其實對於我黨的是有好感的,那時候的蔣介石還非常年輕,說是個毛頭小子也不為過,因此也有著一腔熱血。
他讀過《馬克思學說概要》、《共產黨宣言》、《列寧叢書》,還在1923年前往蘇聯參加了共產國際會議。
也就是這一次,讓蔣介石看待蘇聯共產黨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他認為俄國的共產黨激進專治,還把蘇聯共產黨比作“凱撒帝國主義”,也開始明裏暗裏針對我黨。
當然,在後續蔣介石的日記中看得出,其實他如此針對我黨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發現我黨許多人的工作能力比國民黨的要強。
這樣一來,如果我黨繼續並在國民黨一起革命,那必然國民黨將勢弱,但他又不想放棄我黨的力量,因此想把我黨也攥在手裏,遭到了我們的拒絕。
在成功成為國民黨領袖後,為了坐穩寶座,他將國民黨內部劃分為“左、右、中”三派,挑撥離間讓三派不斷內鬥。
之後老蔣就豎起反共的大旗,在1927年,他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這是一場非常可怕以及嚴酷的迫害,我黨許多成員都在這場風波中喪命,此時的蔣介石早已不是幾年前那個意氣風發,滿腔熱血的革命青年,他已經徹底向一個冷血軍閥蛻變。
在蔣介石的日記裏,他記錄到:共產黨的行動綱領就是殺人放火,是制造仇恨,是煽動農村家人骨肉之間的矛盾。
而他似乎忘了,在幾年前的時候,他還在日記中大談特談階級矛盾,到了這時候,又覺得地主與農民是一家人,是“家庭矛盾”了。
他反復在自己的日記中強調,我黨的革命不適合中國,不是以人民為本的,但實際上他手下的將領們,不斷搜刮民脂民膏,很多民眾見到了國民黨高低得叫一聲“軍爺”,這樣的態度也能談得上以民為本,可謂是滑天下之大稽。
從這短短幾年,蔣介石自己的記錄中,我們也能看得出,雖然《蔣介石日記》算得上我們研究當年情況的史料,但實際上他寫的日記裏很多東西都在為自己辯解與開脫,根本是用來麻痹自己,擡高自己的罷了。
《蔣介石日記》記錄了蔣介石從1915年到1972年的心路歷程,其中不乏有對我黨和毛主席的評價,透露出他的心虛與心態變化。
那麼,在這些日記裏,蔣介石對於毛主席到底是什麼看法?後來的他又是如何看待我黨的呢?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對我黨的態度愈發偏激,蔣介石在這段時間裏,開始了他“研究”共產黨的工作。
但實際上在他的日記中記述下來的,基本都是些胡說八道的蠢話,畢竟從他說我黨暴力壓迫民眾,強分階級的研究成果看來,他似乎是把國民黨不少情況直接套到我黨身上用了。
他對我黨的態度非常魔怔,一方面他認為我黨不過疥癬之疾,戰士少還沒裝備,過的日子苦沒人願意跟,因此自己隨便派點隊伍就能給我軍造成巨大傷害。
另一方面,他又把我黨視為眼中釘,隨時關註我黨動向,在日記中多次辱罵我黨,勢要將我黨消滅。
但連續多次圍剿,國民黨都沒有占到便宜,反而我黨成員還越“剿”越多,這讓他逐漸把我黨當做心腹大患。
雖然他不斷在報紙上強調我黨是“匪徒”,甚至搞得不少百姓提起來土匪就覺得是在說紅軍,但私下裏,他又研究我們的戰術戰略,政策方針,然後拿去給底下的人學習。
可以說,此時的他雖然嘴上說著看不起我們,但已經意識到了我黨對他統治地位的威脅,畢竟在此之前,蔣介石一直把整個中國都當做自己的盤中餐,自己才是中國的正統,即使抗日戰爭都沒結束,也不妨礙他白日做夢。
但有了我黨的存在,他覺得他這個“正統”的位子似乎坐不穩了,因此對我黨大加汙蔑。
有趣的是,蔣介石雖然在很多影視形象裏看起來非常得體,很有派頭,但實際上從他的日記中就看得出來,這個人很愛罵臟話,日記裏提到自己的對頭時,臟字滿天飛,粗俗的厲害。
到了國共第二次合作時期,蔣介石不再大肆對我黨在公開場合進行汙名化,但他也經常在私下會議上胡說八道,在日記裏繼續罵人。
在他的日記裏,記錄下來了很多自己對於共產黨的研究,明明還在國共合作期間,抗日戰爭都還沒完全結束,他就已經盤算怎麼處理我們了。
1945年,蔣介石邀請毛澤東前往重慶進行談判。
老蔣這個做法屬實是沒憋好屁,在他的觀念裏,勇闖龍潭虎穴的情況,怎麼都不會發生在一個黨派的最高領導人身上,因此就沒覺得毛主席會答應。
沒曾想毛主席不僅答應了,還在重慶談判時表現的非常出色,甚至強壓了蔣介石一頭,在談判桌上寸步不讓,讓蔣介石無可奈何。
重慶談判的中途,蔣介石在日記中再次把毛主席視作心腹大患,並且在日記中寫下:扣押、囚禁等等字眼,意圖在這期間處理毛主席,但最終還是沒有實施。
蔣介石抱著這樣的態度,國共合作的自然也算不得多愉快。到了1947年,好不容易簽訂的《雙十協定》最終被老蔣單方面撕毀,國共合作徹底破裂。
從2006年《蔣介石日記》被美國不斷披露後,這個一代梟雄的心路歷程展現在了人們的眼前。
其中最讓人關註的,自然是蔣介石對於共產黨和毛主席的看法。整個戰爭時期,他都極力打壓我黨與毛主席,但最終卻是自己敗退臺灣。
那麼,等到蔣介石敗退臺灣後,他的日記裏對我黨的看法和對毛主席的看法,又有著哪些變化呢?
國共合作關系破裂後,開始了非常直接的衝突,但尷尬的是,老蔣這時候發現,這怎麼我們打不過共產黨了?
明明之前都是我比較強,比較厲害,這才幾年怎麼就節節敗退?
雖然還是在日記中不斷地對我黨進行謾罵,但整個國民黨在我黨面前展現出來的弱勢,可不是他發幾句牢騷,說幾句屁話就能改變的。
此時的蔣介石自己也意識到,自己的宏圖偉業恐怕要折在我黨的手裏了。
蔣介石當時的狀態已經完全看不出當年那個熱血革命青年的影子,他的日記字裏行間中,都透露著一股子蠻橫、自大,即使明確處於弱勢,也要極盡所能在日記裏貶低對方,擡高自己。
可想而知,在這樣的領導人手下,國民黨的發展能好到哪裏去?
也正是這個階段,許多國民黨人意識到整個國民黨已經糜爛的徹底,因此選擇脫離國民黨轉投我黨懷抱,這讓蔣介石越發氣急敗壞。
他開始狠抓國民黨內部的臥底,希望用這樣的方式來強調自己對於國民黨的控制權。
殊不知,他這樣的態度,只會讓更多人認為他已經老糊塗了。
畢竟大家最初都是因為同樣的信念與目標聚集在一起的,你現在徹底把國民黨變成了自家的產業,還要打內戰,這不更寒了大家的心?
這也進一步加快了國民黨敗退的腳步。
等到了1949年,老蔣好像意識到大勢已去,突然清醒了起來,日記裏也不再大肆辱罵我黨了。
他來到臺灣後,在自己6月份的日記中記錄了共產黨的七大優點,並把其中“幹部不許有私產”這一項進行了重點標註。
並且開始仿照我黨對於黨員們的要求,對國民黨進行改造,並開始認真研究我黨的資料,正視我黨的成功之路。
等到了朝鮮戰爭時期,蔣介石還不死心,三番五次的與美國溝通,要加入朝鮮戰爭,順帶反攻我黨。
但因為當時蔣介石的軍隊數量不多,又在島上很難馬上進入戰場,在美國支援了李承晚後,李承晚還大肆宣揚:“給蔣介石武器,不如將武器給韓國人。”
就這樣,蔣介石的計劃失敗了,但後來美國也同樣沒有打贏朝鮮戰爭,這讓蔣介石舒服了不少。
他在日記中記錄:毛澤東是不可戰勝的。這是一種對於自己失敗的寬慰,一種對美國人失敗的幸災樂禍,也同樣是對老對手的認可。
晚年的蔣介石一直看不到自己反攻大陸的希望,因此日記中的種種內容,也變得平和很多,最終他的期望也僅有回到家鄉安葬。
但可惜的是,後續的臺灣做出了許多破壞海峽兩岸情感的事情,蔣介石這個願望也至今沒有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