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許世友病逝後,發生2個古怪現象,驚得在場眾人直冒冷汗
1985年,戎馬一生的上將許世友永遠離開了人民,結合他生前的遺願,中央決定將他土葬。
按照傳統的規矩,許世友的遺體需要停靈三天。因為他被安置在靈堂,接受親朋好友的哀悼,同時人民群眾也自發的組織前來與許世友上將告別。
可在許世友停靈的第二天深夜,發生了一件古怪的事讓在場的人都嚇了一跳。本以為事態已經平息,沒想到第二天送行之時,又發生了一件古怪的事情,給許世友傳奇的一生又鋪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許世友去世之時究竟發生了什麼異常現象,會讓人如此驚世駭俗?許世友又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背後又有著怎樣傳奇的經歷呢?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著名上將許世友寶刀未老,領導人民解放軍贏得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勝利。
1985年10月22日,對我國而言是一個沈痛的日子,許世友上將去世了。又一位戰星隕落,讓全國人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但如何處理許世友的後事,成為中央一個難題。
原來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領導人為了破除封建迷信,以毛主席為首率先簽訂了火葬協議。
舊社會土葬盛行,不僅破壞了土壤,還占據了農田耕種,因此火葬是遵從社會的發展規律。但許世友是出了名的孝子,母親去世後他經常感慨自己常年征戰,無法在母親身邊盡孝,如果死後還與母親分離,這讓他感到非常遺憾。
因此許世友流著眼淚找到毛主席,希望能不火葬,而是和母親一起土葬,好讓他死後能多陪陪母親。
許世友哭的令人動容,可謂是孝感動天。毛主席見他如此淒然,便特批許世友土葬。而今時光荏苒,偉人們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那麼毛主席當年的特批是否還有效,這成了中央的一道難題。
後來經過一致討論,鄧公決定按照毛主席的特批,遵從許世友的遺願,安排他土葬,與母親合葬在一起。
按照傳統的規矩,土葬是需要設立靈堂並停靈三天,接受親朋好友的悼念。得知此消息後,每天都會有人民前來瞻仰許世友的遺容。為了保護他的遺體,中央不得不派出守靈人為許世友守靈。
但就是在守靈期間出現了一次異常現象。
臨近十月底早已入深秋,晚上月明星稀,秋風瑟瑟,正是寒霜之時。雖然靈堂燈火通明,但到了夜晚四處很是寂靜,一點風吹草動都能聽到。
守靈人上眼皮打著下眼皮,正昏昏欲睡的時候,他突然聽到呼吸聲。這讓守靈人即刻睜開了眼睛,此時已然深夜,最後一波悼念的人早在幾個小時以前便離開了,除了自己就只有許世友的遺體。
他不可思議的瞪大了眼睛,慢慢的靠近許世友的遺體,小心翼翼的探到許世友的鼻息,沒有任何氣流。
守靈人這才放心,以為是錯覺,可豈料剛轉身他就聽到了心跳聲。守靈人不可置信的俯下身,靠近許世友的胸口,果然聽到了心臟的躍動。他嚇得雙腿一軟,幾乎趴在地上,隨後連滾帶爬的衝出靈堂叫來醫生:“許將軍活了,許將軍活過來了!”
當醫生們匆匆趕來的時候,一經檢查發現許世友確實存在心跳。可除了心跳沒有其他生命特征,這讓醫生們感到不可思議,但這心跳聲沒有維持多久,又慢慢的停了下來。
此時許世友仍是緊閉雙目,嘴唇發白,儼然是死亡狀態。但醫生們面對這異常現象大氣不敢喘,只能一起靜默到天明,等著出殯。
出殯這一天晴空萬裏,群眾自發的走進送葬的隊伍裏,他們痛哭流涕著,想要為這位英勇無敵的將軍送上最後一程。
直到許世友下葬之後,人們還是留在墓前久久不肯離去。就在這時,原本秋高氣爽的天,眨眼之間便有幾片烏雲迅疾移來,隨後便下起了瓢潑大雨,讓圍在許世友墓前的人們只能被迫離開。
這場暴雨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只有安葬許世友的區域下起了雨,其他地方仍是晴空高照。
不得不說許世友去世出現的兩大異象,為他傳奇的一生更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那麼許世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空門有路不知處,頭白齒黃猶念經。出家為僧本應四大皆空,但許世友卻是個例外。
許世友幼年時期家境貧寒,唯有母親一人撐起一個家。為求生計,許世友不到8歲便登上嵩山,一入空門為僧。但許世友並不是看破紅塵甘願出家,因此他與世俗的牽絆猶深。既有對母親的思念,又有拳拳報國之心。
彼時九州大地硝煙四起,餓殍遍地,讓許世友悲憤不已。他每天耳濡目染佛經,聽得都是眾生平等,可面對帝國主義的壓迫、買辦資本與封建官僚對窮人的欺侮,這世道哪裏是平等?哪裏是公平?他悲憤交加,於是苦練拳腳功夫,希望有朝一日能下山掃凈天下不平事。
在寺廟苦修近十年,由於許世友思念家人,師父允許他回鄉探親。但剛剛踏足家鄉,便看到同村惡霸在欺負自己的堂哥。
此時許世友認為他一身武藝終有用武之地,於是一拳打死了惡霸,但惡霸家中財力雄厚,為禍鄉裏,許世友這才明白這個世道並不是拳頭硬才好說話。
為此他被通緝,憤憤不平的許世友毅然決然的加入了紅軍的隊伍,立誌要與共產黨一起創造一個真正平等的世界。
怒火金剛,低眉菩薩,加入隊伍的許世友勇猛作戰,不畏艱險,多次衝往前線,又憑著一身過硬的本事屢次贏得勝仗。當時面對國民黨的窮追猛打,必須要有一支身體素質和戰鬥能力過硬的隊伍,與國民黨進行正面對決。
這支隊伍便是敢死隊,敢死隊如其名,很有可能有去無回。而許世友竟是7次參加敢死隊,又兩次擔任敢死隊隊長,在戰場上驍勇無敵,因此敵軍一聽他的名字便聞風而逃。
許世友便是憑借著這股勇猛的作戰風格,為紅軍殺出了一條血路。
1935年許世友跟隨紅四軍長征,終於在川北與毛主席領導的紅一軍會和。在毛主席的指揮下,許世友參加了包座戰役,並贏得了勝利。
許世友的表現讓毛主席不禁對他大加贊賞,但因為許世友曾跟隨紅四軍的張國燾,在紅軍艱難時期,張國燾不顧大局,想要與國民黨正面相抗。
同時還在內部搞肅反,不顧青紅皂白將槍口對準了自己的同誌,因此中央對張國燾免職,並將他扣押,而許世友也因此受到牽連,被看守在暗無天日的黑屋裏。
這對許世友來說無異於毀滅性的打擊,他不僅自信心受挫,也看不到自由的希望,更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因此他在屋內每日都郁郁寡歡。
好在這時有人打開了鐵門,逆光走來的人不僅帶給許世友一絲生機,也帶來了希望的光。
這個人便是毛主席,他語重心長的勸解許世友,讓他放下思想包袱,並指導他認真研讀馬列主義。同時在毛主席的力保和作證下,許世友很快得到了平反。毛主席給他帶來了生的希望,也讓他恢復了清白,這讓許世友對毛主席、對黨都更為感激。
因此在抗日期間,許世友率先去了抗日聯大進行學習,對思想進行了糾正。思想武裝完成後,他便指揮了伏擊戰,在平原地區展開遊擊戰爭。此時許世友不再一味的與敵軍正面作戰,而是采用不同的戰術打法,耍的日寇團團轉。
連連獲勝鼓舞了士氣,隨後許世友便背負重任,前往膠東建立抗日根據地。建立根據地與打仗不同,在這裏不僅要團結軍民,還要開展掃盲運動、土地革命,這些都需要思想覺悟比較高的領導才能擔任。
毛主席將這個重任交給了許世友,足以見得組織對他的信任。而許世友也沒有辜負組織的期望,不僅建立根據地,並且團結軍民,上下一心,粉碎了日寇及偽軍的多次“掃蕩”,為抗日戰爭勝利爭取了最大的優勢與機會。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又率先對我黨架起了炮口。解放戰爭爆發,此時許世友身負重傷,只能去後方養傷。可他時刻關註解放戰爭的消息,心心念念的要回到戰場。
等了兩年,終於在1948年被毛主席欽定為濟南攻城部隊的總指揮,這讓沈寂多時的許世友興奮不已。
他揮師來到“固若金湯”的濟南城前,以“牛刀子戰術”指揮解放軍,從東西兩方攻擊,直抵中央。敵軍無法應對兩方的炮火衝擊,最終自顧不暇,潰敗而逃。
濟南城猶如一塊硬骨頭,誰啃下來都要脫一層皮,但許世友將戰術發揮到極致,不僅減少了人員傷亡,還繳獲了大量的物資與俘虜,這些都成為我們後期抗美援朝的中堅力量。
建國後,許世友被光榮的封為上將。但他仍是不驕不餒,更不會坐享其成。抗美援朝爆發後,他奔赴戰場,推動了夏季反擊作戰的進程,凱旋而歸後成為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
在南京工作時,因為費用緊張的問題,南京長江大橋修建屢次三番遭到停工。許世友得知情況後,他號令大家節衣縮食,節省費用,讓長江大橋恢復建設:“這是造福一方百姓的事,必須要修,修好了南京才能更好。”
在許世友的推動下,南京長江大橋不僅在規定的時間修建完成,更是保質保量。甚至坦克都能順利通過,這座大橋的建成,同樣標誌著在物資短缺的上世紀,唯有新中國,才能創造出工程奇跡。
如今這座大橋橫跨長江兩岸,銜接著通商往來,推動著南京經濟的發展,這更加證實了許世友的目光具有前瞻性。
做出如此巨大的貢獻,本以為他會頤養天年,但老驥伏櫪誌在千裏,即便到了晚年,許世友依舊將國家大事放在心上。
越南主席胡誌明去世後,更換的領導是親蘇派,為了向蘇聯表達忠心,他們頻繁挑釁我國。
我國一再忍讓,讓越南變本加厲。為了保衛我國的領土完整和國家尊嚴,1979年年過七十的許世友帶領解放軍,向越南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
這也是我國改革之後第一場戰役,寶刀出鞘,彰顯我國雄威,具有強大的象征意義,這也讓許世友倍感壓力。
越南地勢復雜,四處都是叢林溝壑,且氣候炎熱。許多解放軍來到越南便出現水土不服的癥狀,同時越南還持有蘇聯先進的武器,更是仗著自己對本地的了解,不顧道義,便對我軍迎頭痛擊。
許世友於是將大軍化為幾路兵馬,準備層層推進越南首都。起初很順利,越軍往往都是不戰而逃,這讓經驗老道的許世友感覺了異樣。
果不其然,他們是想誘敵深入,早建立了包圍圈,並用最先進的武器對我們進行伏擊。
這一仗雖然我軍吃虧,但許世友卻勝不驕敗不餒,總結經驗,調來所有的重武器,將炮口對準了重要的據點諒山。他一聲令下,幾十發炮彈如流星雨一樣落在諒山四處,一時之間諒山猶如火焰山,越軍被淹沒在火海之中。
我軍乘勝追擊,不久後便直抵越南首都。而這僅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我軍便大獲全勝。越南一方才深知我軍的實力,但我們沒有任何侵略他國的意願,也一直遵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因此許世友隨後便遵從中央的指令離開了越南。
凱旋而歸後,許世友便駐守在南京。盡管他已然白發蒼蒼,但依舊精神矍鑠。可強悍的生命也抵不住時間的吞噬,1985年這位戎馬一生的將軍最終離開了我們。他詼諧有趣,為人親和,卻用一生書寫傳奇,我們應當銘記他,銘記英雄,不忘歷史,砥礪前行!
對於在許世友葬禮上發生的兩件古怪現象,屏幕前的你又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1. 許世友.百度百科.
2. 對越自衛反擊戰.百度百科.
3. 老一輩革命家的“特批”.共產黨員網.
4. 許世友之女懷念母親:永遠堅持理想信念的老黨員.新華網.
5. 河南黨史人物——許世友.河南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