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年輕人還要多觀看正能量電影,少看不良作品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麼可以驅動自身進步的原因,
那麼崇高的理想與原始的欲望,無疑是兩大根本因素。
著名影星彭丹就建議過年輕人,要多欣賞正能量的電影,
從中汲取知識,培養高尚的思想品德。
而彭丹自己的演藝生涯,無疑就是最好的案例。
出國留學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彭丹並非出生於香港,
1974年,彭丹出生於湖南長沙,父母也算是根正苗紅。
所以彭丹從小就接受了父母思想教育,要愛國,為祖國做貢獻。
熱愛舞蹈的彭丹,在八歲的時候就被北京舞蹈學院相中,
後來更是直接分配到了中央芭蕾舞團。
她因為舞蹈能力太過於突出,而被安排到國外留學。
年輕的彭丹紮著雙馬尾, 有著村姑一般的樸素氣質。
而披散的秀發,又流露出江南水鄉女子的秀靜。
外形條件十分優秀的她,還在留學期間獲得了亞裔小姐的選美冠軍。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彭丹在參加選美比賽時,被來自香港的星探發現,
為了施展一身的抱負與才藝,彭丹最後同意前往香港電影圈發展。
香港成名
90年代的香港電影圈是最輝煌,最閃耀的年代。
大家熟悉的明星,也都是成名於這個時間段。
四大天王,林青霞,王祖賢,張曼玉等等,可謂星光熠熠。
彭丹雖然比不上她們,但也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可惜,即便有如此多的代表作,彭丹還是沒有獲得什麼獎項。
這可能和她的演技有關系吧,一直學習舞蹈的她,對於演戲還是比較陌生的。
加上導演對她的要求是“追求自然”,展露最真實的自己,
所以在角色性格的深層次挖掘上,彭丹會有所欠缺。
對於自己的從藝經歷,彭丹也講述了其中的酸楚,
表面的風光,往往也代表著背後付出的辛勤汗水。
要想人前顯貴,必要背後遭罪。
彭丹承擔了很多觀眾的不理解,畢竟藝術的欣賞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
內地發展
隨著好萊塢電影的衝擊,觀眾們更喜歡為好萊塢大片掏錢買票,
香港電影陷入了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
很多電影人變得無戲可拍,彭丹也將工作重心轉到了內地。
由於自己多年積累的演戲經驗,讓她獲得了很多拍電視劇的機會。
電視劇不同於電影,電視劇的時間更充分,更容易展現一個人物。
彭丹的演技或許不能勝任女主角,但是出演女配角,確實得心應手。
比如在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中的表現,就令人刮目相看。
彭丹回到內地後,拍攝了十幾部電視劇。
比如在《天龍八部》中飾演了秦紅棉。
《西遊記》中,出演了蜘蛛精大姐等等。
這些角色幫助彭丹維持了名氣。
但是真正讓她有了質的改變,才是靠幾部主旋律作品。
彭丹在2009年,主演了愛國故事片《可愛的中國》,
該片榮獲中宣部六十周年國慶獻禮片四部重點推薦片之一。
2013年,彭丹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南泥灣》,
該片被國家廣電總局確定為“黨的十八大重點獻禮影片”。
雖然彭丹因為出演少女,而被質疑裝嫩,
但是影片傳達出來的正面意義,卻是值得鼓勵的。
她呼籲年輕人要學習歷史,多看正能量,主旋律的電影。
與此同時,她也是身體力行,
積極參與到了公益事業中,無論是幫助貧困家庭,還是關愛女性健康,
彭丹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如今的彭丹忙於工作,已經很難再抽出時間參與影視創作了。
加上自己的年紀增長,容顏也不可避免的衰老了。
即便是有醫美的幫助,也顯得面部比較僵硬,很難再做出細致的表情變化。
彭丹的一生,無疑是成功的一生。
她從舞蹈學員變成影視明星,再到宣傳正能量,可謂是有名有利,最後又有了“德”。
看來彭丹不但有漂亮的外表,還有著大智慧。
故事的開端和過程都不是最重要的,結果才是。
對於彭丹的記憶,大家都停留在哪一部電影呢?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喜歡就點個關註吧。